《過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韻》言情贈友詩歌
憩馬居延酒半醺①,寂寥寒館變春溫②。
未能鵬翼騰溟海③,不得鴻音過雁門④。
千里云煙青冢暗⑤,一天風雪黑山昏⑥。
天涯幸遇知音士⑦,子細論文共一樽⑧。
這首充滿詩情畫意的寫景抒情之作,主要抒寫作者在荒涼的塞外幸逢知己的喜悅,表現了友情的溫暖。
作者長期羈旅塞外,心情孤孑寂寥。‘憩馬居延”、“寂寥寒館”就簡練地勾畫出他所處的這種典型環境。從“酒半醺”來看,似乎使“寒館變春溫”的是酒意。然而,又豈僅酒意乎?從詩題中的“和人韻”推知,友人們之間正以詩酬唱,席上洋溢著熱烈的氣氛。這深厚的友情,使作者雖身處塞外寒館之中,卻感到春天般的溫暖。首聯正是明寫酒意,暗中已點出作品的主旨。
主旨既現,作者在二、三聯并未順著這“變春溫”的線索,正面渲染友情的溫暖,而是先具體描寫自己“憩馬居延”的處境: “未能鵬翼騰溟海,不得鴻音過雁門。”上句引用 《莊子·逍遙游》 中的典故,表明自己雖然志向遠大,正像那“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卻不能振翼從溟海騰空飛起,正表現出壯志難酬的失路之悲。下句又引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抒發了自己久困塞外、家書中斷的寂寞之情。作者所描寫的這種鵬翼不能騰溟海、鴻音不得過雁門的孤寂處境,已與席上“變春溫”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三聯再描寫自己在“寂寥寒館”中佇目遠望時所見的景物: “千里云煙青冢暗,一天風雪黑山昏?!币浴霸茻煛睜顚懬嘹V?,用“風雪”描繪黑山之昏,那冥濛的青冢和蒼茫的黑山,便因千里云煙和一天風雪的阻擋而無法看到,從而簡潔地勾勒出一幅渾茫無極的圖景。眼前景物昏暗朦朧若此,作者那遠在青冢、黑山之東的家鄉,就更難以看到了。故園何處?親人何在?種種感嘆和思念,盡在這景物的描繪中,得到了真切的表現,這兩聯所描繪的失路的處境、昏暗的景物,透露出一絲悲涼寂寞的氛圍,既與 “憩馬居延”、“寂寥寒館” 相呼應,也反襯出 “酒半醺”的熱烈,“變春溫”的可喜,從反面突出了友情的溫暖這一主旨。
正因為有了二、三聯的迂曲蓄勢、反面襯托,末聯對友情的正面抒寫就更顯得情真意切了: “天涯幸遇知音士,子細論文共一樽。”正當作者的孤寂之情無法排遣之時,適逢周敬之席上朋友們唱和。這熱情洋溢的友情交流的場面,使作者心情之欣喜若何,已不言自明了。一個 “幸”字,正道出了個中意蘊。它既為二、三聯所蓄之勢作結,又是詩眼所在,點破了主旨。再以 “共一樽”照應首聯的 “酒半醺”,以 “子細論文”表現詩友們杯酒交歡,唱和酬答,論詩文,抒友情,從而把友情的溫暖這一主旨,揭示得更為顯豁。
全詩正是緊扣友情的溫暖這一主旨,或前呼后應,或大開大合,意境開闊,縱橫有象,從而以抑揚跌宕的節奏,奇崛多變的章法,表現了豐富細膩的感情。
注釋
①憩 (qi氣):休息。居延: 地名,在今內蒙古嘎順諾爾南額洛納旗北。半醮 (xun勛): 半醉。②寂寥: 冷落。③溟海: 這里指北方、西北方的內陸湖。④鴻音: 指雁足傳帶的書信。鴻:大雁。雁門: 即雁門關,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⑤青冢: 漢王昭君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九公里處。⑥黑山: 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附近。⑦知音: 本指能欣賞音樂的人,引申為知己。⑧子細: 即“仔細”。論文: 評論文章。
上一篇:《踏莎行》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遠期》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