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思五首(其四)》言情贈友詩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①,半緣修道半緣君。
提起元稹,有些人總認為他和 《鶯鶯傳》里的張生一樣,是個用情不專的輕薄兒。確實,他青年時對托名 “崔氏”的情人,曾經 “始亂終棄”,是他愛情生活中的一個過錯 (盡管他后來并未忘情 “崔氏”) ; 但他對待妻子韋叢,卻是一往情深,生死不渝,這從韋叢死后元稹所寫的一系列悼亡之作中可以看出來,本詩就是其一。它寫于元和四年 (809),表達了對亡妻的哀念和忠貞之情,是唐人悼亡絕句的名篇。
人在愛情生活中,可能不止愛過一個,但最愛的只有一個。失去了這一個,會感到痛苦萬分,其他的都黯然失色。元稹對韋叢懷有的正是這種感情。韋叢去世后,他是“我心長似灰”,只感到 “逝水良已矣,行云安在哉”( 《江陵三夢》),醉里夢里都在痛苦地想著她。加上不久又遭到貶官江陵(今屬湖北)的打擊,更增加了痛苦之情。為了尋求擺脫,他潛心于佛老之“道”,“萬過 《黃庭經》 ,一食青精稻” ( 《和樂天贈吳丹》 ),“行當遣俗累,便得造禪扃” ( 《飲致用神曲酒三十韻》 ) ?!峨x思》 詩的前二句,就以兩個鮮明的形象,集中而突出地表達了作者的心境。滄海之水最深廣,最壯觀,是水中之最?!睹献印けM心》 篇說: “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曾經”句用此意寫作者對“道”的專誠 (有人認為,此句寫作者對韋叢的感情,但從元所用典故,更從詩的末句看,此論恐難成立) 。巫山之云,古人以為最高偉,最奇妙,是云中之尤。宋玉 《高唐賦》 稱它是巫山神女所化,“上屬于天,下見于淵,珍怪奇偉,不可稱論”,“須臾之間,變化無窮”?!俺齾s”句本于《高唐賦》而加以變化,寫作者對亡妻韋叢的至愛。這兩句分別以“滄?!敝?、“巫山”之云為喻,并以他處的水、云相形見絀反襯,強調抒情對象的無與倫比,以及作者的無限仰慕、贊美之情。精心的構思,清新的語言,至大至美的形象與豐富的內涵,融為一體,形成膾炙人口的佳句,全詩也因而廣為傳誦。
前二句肆口而發,詞意高壯,激情流注。但這兩句的寓意和精妙,又因后二句的補充、深化、揭示主題而得以顯現。第三句語意雙關,既是說無心玩賞花草,又是說無心眷戀如花一樣的美好事物(包括美女) 。前二句分別由所不戀襯托其所戀,本句合寫所不戀,承上啟下。第四句承接上句,回應一、二句,直抒情懷,點醒主題: 自己最愛的是“修道”和“君” (指韋叢) ,此外更無所追求、眷戀?!半y為水”、“不是云”、“懶回顧”的原因,由此揭示出來。這二句語意平婉,情致深柔,與前二句相互映襯,形成跌宕之勢,豐富深化了詩的感情。表面看來,兩個“半緣”似乎意不專,情不深。實際上,根據詩的語意,詩人是在向亡妻傾訴心曲。既是表明心跡,又是告慰亡妻,免得她為自己的孤寂而憂傷。所以,“緣君”是主,“緣修道”是賓。其中流露出的是作者對亡妻生死不渝的一片深情?!靶薜馈比晕茨芡橛凇熬?,人間各事皆不戀,唯戀“君”,不正是對妻子情深?何況,作者當時的“修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妻子亡故,心灰意冷所致呢!
注釋
①取次: 信步走過。
上一篇:《祝英臺近》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終風(邶風)》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