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言情贈友詩歌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這是韋莊 《菩薩蠻》 五首第一。如果我們撇開張惠言強加于其上的政治寓義,不必強求 “寄托”,則此詞和美人 “淚辭”的意象,更合乎作品所傳達的真實情景和作者所要表現的心理意緒。
既為別離之詞,則對別離時意境的創造和心理感受的刻畫,便成為此詞著意渲染的重心。所謂意境的創造,是一種主客觀的整合。這一整合的生成物大于主客觀的相加,而具有把玩無窮、再生再造的審美特性。它是時間和空間的瞬間攝取和凝定,是外在景物和內心感受的對位同構。這首詞就是將別離時的各個不同場景,按照分別或回憶的歷時性順序組接在一起,從而呈現出一種鏡頭轉換的 “蒙太奇”式結構特征和意境,傳達出繾綣難舍、惆悵不已的離別之情和追想之思。
第一個場面,描摹的是別離之“夜”的情景。“紅樓”、“香燈”、“流蘇帳”,既是外在景物的攝取,點出別離之時間和空間,同時又是別離之人情思的對象化。二者的整合所構成的意境,不惟寫出別離時觸目興起的傷感,而且內藏著二人感情生活的溫軟濃香,是引起他日追憶的情感符號。尤其是 “半卷”之流蘇帳,更平添了一段難舍難分、淚眼相向的纏綿之情和挽留之狀。
第二個鏡頭,寫辭別的情景。“殘月”是時間的標志 (破曉),又是別離的象征,同時在意念上又容易引起凄清、冷落、死寂、傷心等通感?!皻堅隆薄懊廊恕焙汀皽I”的同時并呈與組接,創造出一個凄涼綢繆、痛傷不忍的離別氛圍,給他日的追思留下一幅永難忘卻的圖畫。
第三個場景 (下片) ,既是上片的延伸,又是追憶時耳畔浮起的回聲。而整首詞就是將此時此地的感受和彼時彼地的回憶,以蒙太奇的方式組接疊合在一起的,因之,全詞既是時過境遷后的回憶、追寫,又是當時真實圖景的再現、描摹?!芭孟疑险f相思” (晏幾道)是一種比較高雅的心曲代白。而琵琶之華美(飾有“金翠羽”),聲音之宛轉(如黃鶯之鳴唱),恰如美人之形象。分別時美人幽怨凄傷的心情,即通過琵琶的音樂語言傾瀉出來。因而結尾的叮嚀之語,似抒情主人公從弦上的品悟?!跋疑宵S鶯語”和“綠窗人似花”的結合,構成“勸我早歸家”的主題。
“綠窗人似花”的以花喻人,不但提供了鮮明的視覺形象,而且含有花落水流紅,青春易老,人生難再的喻意,更能促動主人公歸家的急迫心情和引動未能歸家、辜負紅顏的無限憾恨?!熬G窗人似花”既帶給他幸福的回憶,又將他丟入失落的感覺。如果說全詞是對往日生活的“尋夢”,“綠窗人似花”就是尋夢的凝縮。如果說全詞是對昔日感情的體驗與回味,“綠窗人似花”就是勾起這一體味的深層原因。它是等待、盼望的形象塑造,溫軟香艷的生活寫照,引發傷感的美好記憶,構成沖動的心理機制。
上一篇:《菩薩蠻》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著(齊風)》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