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陰夜泊憶微之》言情贈友詩歌
憶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應(yīng)上郡樓。
萬里月明同此夜,黃河?xùn)|面海西頭。
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七言絕句。
這首充滿思念之情的小詩,寫于唐穆宗長慶四年 (824) 六月下旬,白居易自杭州刺史離任北歸途中,沿黃河逆水而上,是夜泊舟河陰縣的碼頭上,感而賦此。
“憶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應(yīng)上郡樓。”這兩句詩似乎很平淡,但已深刻地說明了兩人的親密關(guān)系。詩人是說我在泊舟過宿的時(shí)候,突然想起了你,而且我相信你也在想念我,說不定還會登上會稽的城門樓子向北眺望著我呢! 白居易為什么這樣自信呢?他是根據(jù)與元稹的淳厚友誼而推論出來的,決非空想之辭。
白居易與元稹自貞元十八年訂交以來,可以說是聲氣相投,患難與共,彼此相知頗深。特別是最近一年以來,元稹出任浙東觀察使時(shí),路過杭州,曾與白居易相晤,那是去年十月里發(fā)生的事。兩人并床而眠,共話平生,逗留了三夜,方始凄然而別。這次相晤,彼此在感情上都有些不安,正如元稹在《贈樂天》詩中所云:
“莫言鄰郡易經(jīng)過,彼此分符欲奈何?
垂老相逢漸難別,白頭期限各無多。”
元稹,浙東觀察使兼任越州刺史的治所在會稽,即今之紹興市。白居易在杭州,兩地距離不過百里之遙,可是,各有職守在身,不得擅離,也就是白居易所說的:“勿言一水隔,便與千里同。”他們見面比較難,但詩歌酬唱卻極方便,利用郵筒傳詩,以通款曲,使感情比過去更加增進(jìn)了。故而在歸途時(shí)時(shí)懷念著老友。
“萬里月明同此夜,黃河?xùn)|面海西頭。”這兩句詩是訴說兩人所處的方位,一東一西。白居易的船在河陰,是黃河的下游,故云 “黃河?xùn)|面”。元稹在會稽,東臨大海,故云他在 “海西頭”。詩人慨嘆同在今宵,同在一輪明月的光照之下,卻相離萬里,看不見彼此的音容笑貌,只有望著明月的清輝,悵望、煩悶而已。
這首小詩,雖僅僅二十八個(gè)字,卻包含著無限深沉的友愛和眷戀的深情。讀起來令人感到是從詩人的肺腑中流淌出來的語言,未加半點(diǎn)修飾,但卻那么自然,那么流暢,那么感人。
有的詩評家,不大喜歡白居易的詩,說他的詩 “太直太露”,后來,還有“元輕白俗”之議。大凡事物都具有多層次性,“太直太露” 同時(shí)也蘊(yùn)藏著明快爽朗的優(yōu)點(diǎn)。特別是表達(dá)思念殷切之情,往往給人以真摯凝重之感。就以這首小詩而言,不正是體現(xiàn)了上述的一些優(yōu)越性嗎?我們通過這首洋溢著無限深情的詩篇,完全可以理解到白居易與元稹之間的友情的確是不尋常的。
注釋
①河陰:唐置河陰縣,在今河南河陰縣東。微之: 元稹,字微之。
上一篇:《沙丘城下寄杜甫》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澤陂(陳風(fēng))》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