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故人詩》言情贈友詩歌
芳洲有杜若①,可以贈佳期。
望望忽超遠,何由見所思。
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間之。
離居方歲月,故人不在茲。
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
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
謝脁是繼謝靈運之后,六朝時在山水詩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詩人,同時,他也擅長描寫離別相思之情。這首 《懷故人詩》,不尚雕飾,不使事典,只用平常淡語,寫出與故人相別之后的相思深情,頗能透出小謝詩清麗雋永的風格。
詩的前六句寫詩人白天遠望時對故人的思念。首句以 “杜若”起興。屈原《九歌·湘君》 中有 “采芳州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之句,是說湘夫人采集洲上的香草杜若,希望通過侍女傳于湘君,借以通款殷勤之意。此處也借用其意,寫詩人看到洲渚之間,到處生長著香草杜若,忽然想到可以將它持贈故人,借以傳達相思之情,約訂后會之期。杜若是在夏季開花,因此,也借杜若交待了思友賦詩的時間是在夏季。“望望”二句,連用兩個 “望”字,強調相望之頻,以襯托相思之殷。詩人本想通過頻頻相望,以期能看到故人所居之處,聊解相思之苦,但卻望而不見,難以如愿,因覺故人所居,相距太遠;“行行”二句,轉思故人所居距此未逾千里,并不算遠,何以望而不見呢? 當是由于其中有山川阻隔,因而不免要歸咎山川了。此段先由物及人,由望轉思,復由人而及于山川,一望之間,波瀾迭起,從而刻畫出思念故人的殷殷厚意。
后一段寫夜晚思念故人情景。“離居”二句緊承上段,寫出詩人與故人不僅山川阻隔相會艱難,而且離居經年,見出相別之久。彼此共處之時,情投意合,一旦相別日久,不覺思念之情,隨日彌深,越發感受到故人不在時的孤寂凄涼。“清風”二句撫今追昔,觸景生情,通過夏夜景致的刻畫,寫出對于往昔與故人月夜共處時歡快情景的思戀。同是清風朗月之良夜,昔日有故人在此,一起乘風納涼,臨窗賞月,何等歡快。如今故人已去,雖然依舊是風清月朗,卻是形只影單,塊然獨處,轉覺月亦成孤月了。明寫今日之孤獨難耐,暗寓昔日歡快之可留戀。二句雖是寫景,實是寓情于景,詩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二句,詩人與故人殷勤后期,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像以前那樣同故人一起攜手共游,飲酒賦詩,同時回應詩題,暗中交待了懷念故人的原因,正是由于與故人曾經有愉快共處的經歷。以反詰句作結,尤其顯得情真意切,韻味悠長。
這首詩在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是語言質樸,風格清新自然。題是懷人,而通篇不濫用典故,不強作排偶,只用平常言語,訴說心中情思,毫無矯揉做作之態。正如沈德潛所評: “別離情事,以淡淡語出之,其情自深。” (《古詩源》 卷十二》 )
注釋
①杜若: 香草名。又名杜蘅, 竹葉蓮。生長在南方, 夏季開白花。
上一篇:《懷古兼吊侯朝宗》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懷陳將軍同甫》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