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微之二首》言情贈友詩歌
其一
八月涼風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
妻孥朋友來相吊,唯道皇天無所知!
其二
文章卓犖生無敵,風骨英靈歿有神。
哭送咸陽北原上,可能隨例作灰塵。
的血淚之作。
元稹在大和三年九月,奉詔還京為尚書左丞,途經洛陽曾與白居易相聚,臨別贈詩有云: “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后回相見無。”說明這時元稹的心情比較灰暗。大和四年正月,元稹出為武昌節度兼鄂州刺史,暮春到任。大和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暴卒,可能是由于服食中毒而死。因白居易有句云: “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八月,元稹靈柩運到洛陽,元家舉喪開吊。白居易親往祭奠,于是寫下這兩首小詩,以傾訴悲傷之情。
“八月涼風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在第一首絕句里,首先點明他祭奠元稹的時間、地點。白幕、寢門、廊下正是元稹的靈堂,每當涼風襲來,白幕飄動,就更增加了凄慘的氣氛,這兩句詩突出了白居易親至靈堂撫棺痛哭的細節,從而證實了兩人的友情非同一般。
“妻孥朋友來相吊,唯有皇天無所知! ”前一句是描述吊唁的人很多,這并不奇怪,因元稹位兼將相,顯赫一時,門人故吏,前來吊問,也是很自然的事。后一句詩人發泄了抱怨之情,責怪蒼天無眼,為什么竟使元稹五十三歲就離開了人世。唯,只也。“唯道”,在這里引申為前來祭奠的人都說 “老天無知”而使哲人早逝。
第二首絕句,則是詩人對元稹的評價。
“文章卓犖生無敵,風骨英靈歿有神。”前一句盛贊元稹在詩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在當世是無人可以與之匹敵的。后一句是想象元稹死后一定成神。詩人如此贊譽元稹,正反映了他對元稹的崇敬和愛戴; 同時也反映出兩人友誼的深厚純篤。
“哭送咸陽北原上,可能隨例作灰塵。”這兩句詩也是想象之辭,因元稹是在大和六年七月十二日才葬于咸陽縣奉賢鄉元家祖塋的。“可能隨例作灰塵”,說明了詩人對人生的看法。在白居易看來,一個人不論生前干多少轟轟烈烈的事業,最后難免化作灰塵,落個虛無縹緲的結局。
白居易的 《哭微之》 二首所以讀后令人激動不已,主要是感情真摯、深沉。白居易在他寫的 《別元九后所詠懷》詩中有句云: “相知豈在多? 但問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足以證明兩人是知己之交。
不可諱言,白居易在悼念亡友傷痛之余,也流露出宿命論的觀點,甚至感到人生虛幻,最后是妙手空空。這種思想是不健康的。可能是由于元稹暴卒的刺激產生的,只是一時情緒的波動,不能看作是白居易思想的王流,這必須分辨清楚。
上一篇:《哭山友》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哭王十良仲》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