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四首之三)》言情贈友詩歌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
《江南曲》是南朝樂府西曲舊題,產生于江湘地區,其內容多半是水鄉婦女歌詠自己的勞作和愛情。其后梁武帝蕭衍改制西曲,把它與 《采蓮曲》 、《采菱曲》 等七曲并列,總稱 《江南弄》 。齊梁時代文人仿效樂府民歌而寫的 《江南曲》 ,多是宮體,俗艷不足觀。唐代詩人仍然襲用這個舊題,卻寫出了不少清新優美的作品。儲光羲的這首,“艷而不褻” (沈德潛 《唐詩別裁》 ) ,是一首意味深長雋永的愛情詩。
江湘一帶,民俗嗜食芰菱,因而在江湖港汊種植蓮藕菱芰,就是青年婦女的主要勞作。秋天到了,采蓮采芰也就成為江鄉女子的天然職分。不過這雖是收獲季節,卻也是暢情嬉游的大好時機,特別是青年男女追求愛情的不可多得的機會。“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描寫的正是這種情景。“日暮”,點明時分; “長江里”,點明環境。日落西山,暮色蒼茫,菱芰已裝滿小舟,在蕩槳回村之時,正好去找自己的所歡所愛,“要好”一番。“相邀歸渡頭”的“相邀”二字,背后潛藏著多少熱鬧!
這一切過去之后,自然都得到了相當的滿足。不過這滿足可能是一種十分微妙的心理狀態。青年男女的矜持不露,怕人指病的擔心羞愧,難以掩飾的內心興奮,以及更進一步的熱烈盼望……種種,種種。這種既復雜又簡單,既矛盾又統一的心理感情,使這些年輕的戀人們不知怎樣吐露,怎樣表達。忽然,他們看見了江面上的落花,忽前忽后,蕩撥不開。剛才男歡女愛的種種嬲纏不置,這時都和眼前的境界融合為一,于是便毫不為難地吐訴出“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 。
這里,要緊的是那個“如”字。“如”字有復述口氣,也就是說有“也”字義。“如有意”就是“也似有意”之意。為什么說落花“也似有意”呢?顯然是原來就有個“有意者”。主人公們的意念還沉浸在剛才男歡女愛的那許多“要好”的表示里。
《河岳英靈集》殷璠評曰: “儲公詩,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挾風雅之跡。”挾風雅之跡倒不見得可貴;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卻是說著了幾分。
上一篇:《江南曲》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邊柳》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