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夷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傳》:“(伍子胥)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泛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釋義】伍子胥死后,馬革裹尸,沉入江中。鴟夷革,以馬革作成榼形,以盛伍子胥尸體。
【例句】鴟夷革屈沉了伍胥,江魚腹葬送了三閭。(曹德[雙調·沉醉東風]《隱居》)用伍子胥屈死的故事寫仕途黑暗。
《鴟夷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傳》:“(伍子胥)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泛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釋義】伍子胥死后,馬革裹尸,沉入江中。鴟夷革,以馬革作成榼形,以盛伍子胥尸體。
【例句】鴟夷革屈沉了伍胥,江魚腹葬送了三閭。(曹德[雙調·沉醉東風]《隱居》)用伍子胥屈死的故事寫仕途黑暗。
上一篇:元曲典故《鴟夷子皮》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鳷鵲殿》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