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唐·韓愈《杏花詩》:“浮花浪蕊鎮長有,才有還落瘴霧中。”又,宋·蘇軾詞[賀新郎]:“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釋義】浮花浪蕊比喻尋常的花草;又比喻尋常妓女,或比喻身分低賤、行為輕浮的女子。
【例句】①泛清香滿棹秋,比浮花浪蕊優游。(喬吉[雙調·水仙子]《菊舟》)是說菊花要比普通的沒有價值的花草高雅。②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見,不似這風流的業冤。(蘭楚芳套曲[中呂·粉蝶兒],[耍孩兒])以浮花浪蕊比喻品貌平常的妓女。③對著浪蕊浮花懶回首,怏怏歸來,原不飲杯中酒。(關漢卿套曲[大石調·青杏子]《離情》[好觀音煞])閨中女怕丈夫被“浮花浪蕊”即青樓女迷住,不肯回家。④你在我根前,無那半星兒實話。……你看我恰便似浪蕊浮花。(佚名雜劇《玉清庵錯送鴛鴦被》第二折[滾繡球])玉英怪張瑞卿輕賤自己,故不肯說實話。⑤水共祿山渾相類,見了些浮花浪蕊,玉骨冰肌。(王伯成雜劇《李太白貶夜郎》第三折〔四煞〕)浮花浪蕊似暗喻貴妃行止輕浮。
上一篇:元曲典故《浮生寄蟻穴》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灌將軍販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