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儉溫良(溫良恭儉)》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論語·學而》:“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異諸乎人之求之與!’”朱熹注:“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jié)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于人者也。”
【釋義】子貢說孔子有五種盛德,即溫良恭儉讓。后人以此作為士子道德行為的準則。
【例句】①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儉溫良。(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四煞])張生唱詞,說鶯鶯有婦德,他也有士人的道德與她相配。②俺孩兒犯著徒流絞斬蕭何律,枉讀了恭儉溫良孔圣書。(關漢卿雜劇《包待制三勘蝴蝶夢》第二折[隔尾])言兒子枉讀詩書犯了法。③那里也溫良恭儉,……那里也詩詞歌賦,端的個半星無。(佚名雜劇《朱太守風雪漁樵記》第一折[勝葫蘆])朱買臣說那些沒有本事的假儒士,沒有半星兒教養(yǎng)。④守著才郎,恭儉溫良,憔悴了菱花鏡里妝。(王實甫雜劇《呂蒙正風雪寒窯記》第一折[尾聲])劉月娥情愿去破窯,守著恭儉溫良有德的君子。
上一篇:元曲典故《廣陵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扶周攝政(周公攝政)》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