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臺》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又,唐·李白詩《古風》第十五首:“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清·王琦注引李善《文選注》:“上谷郡,《圖經》曰:黃金臺在易水東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
【釋義】傳說燕昭王為了延請天下賢士,聽從郭隗的建議,厚待郭而做出禮賢的樣子,并在易水邊筑黃金臺(或稱金臺),置千金于上,招募天下士。今北京地區有名景曰“金臺夕照”,源本于此。
【例句】你看坐間略展安邦策,便索高筑黃金拜將臺,不索疑猜。(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二折〔滾繡球〕)“高筑”句意為重用賢才。此句用燕昭王典故與韓信拜將典故。
上一篇:元曲典故《黃精》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黃鐘毀棄》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