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鸞》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南朝梁·沈約《侍皇太子釋奠宴》詩:“《回鸞》獻爵,摐金委奠。”又,北周·庾信詩《春賦》:“《陽春》《綠水》之曲,《對鳳》《回鸞》之舞。”
【釋義】“回鸞”是古代舞曲名,或可形容舞姿。
【例句】①飛燕體翩翩舞袖,《回鸞》態(tài)飄搖翠被。(馬致遠套曲[大石調(diào)·青杏子]《姻緣》[還京樂])說歌舞妓跳著《回鸞》舞,肩上披的翠綠披帛飄搖婆娑。被即披帛,或是帔子。②雖然是快染能描,畫不出沉香亭畔《回鸞》舞,花萼樓前上馬嬌。(白樸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滾繡球])形容貴妃舞姿。
上一篇:元曲典故《回雪》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姜太公伐暴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