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荊楚歲時記》:“四月八日,諸寺各設會,香湯浴佛,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征也。”(唐·韓鶚《歲華紀麗》引)又,《彌勒下生經》:“坐龍華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佛既轉法輪,度天人已,將諸弟子入城乞食。”又,《祖庭事苑》:“龍華樹也,其樹有華,華形如龍,故名龍華。”又,《法苑珠林》卷二四:“彌勒得道為佛時,于龍華樹下坐……《大成佛經》:‘華枝如龍頭,故名龍華樹。’亦有別傳云:‘子從龍宮出,故名龍華樹也。’”
【釋義】古時風俗,農歷四月八日舉行佛教法會,因為那天是彌勒佛出世,即得道成佛的日子。為什么叫“龍華會”呢?因為彌勒佛是在龍華樹下得道的;后來,他又在龍華樹下說法度人,一共三次,人稱“龍華三會”。什么叫龍華樹?一說龍華樹生在華林園;一說此樹花如龍;又一說其花枝如龍頭;還有一說是樹子出自龍宮。“億”,佛家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億有四等”:十萬,二百萬、三千萬、四萬萬;另有一種說法為三種:一百萬、二千萬、三萬萬。因而,與今計數法不同。其度人數說法雖有不同,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數字都是被大大夸張了的。
【例句】他那廝向絨毛氈里撲綿被,盡強如俺入龍華會,兀的不辱沒殺釋迦的這牟尼。(吳昌齡雜劇《花間四友東坡夢》第二折[賀新郎])此是佛印唱詞,東坡要佛印與白牡丹成親,佛印使了個脫身之計,笑話東坡是“絨毛氈里撲綿被”空費一場心計。而他就像到龍華會聽法,不能辱沒佛祖,也就是說他定要堅持修煉。
上一篇:元曲典故《龍伯釣鰲》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龍聽法》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