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勛?!庇?,魏·曹植詩《贈白馬王彪》:“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p>
【釋義】“桑榆”二義,一為暮景(如《漢書·馮異傳》所寫),一為暮年(如曹植詩)。元人散曲中常用以喻暮年。
【例句】①西風吹起鱸魚興,已在桑榆暮景。(姚燧〔中呂·醉高歌〕《感懷》)是說暮年有歸田的想法。②揀林泉勝處遨游,樂桑榆晚景優游。(沈禧套曲〔南呂·一枝花〕《七月初六日為施以和壽》)作者稱贊施以和晚年居家,生活悠閑愉快。③暮景桑榆,杏林好春無數,橘泉甘樂有余。(湯式套曲〔南呂·一枝花〕《贈儒醫任先生歸隱》)暮景桑榆指年老。④還憂,松竹門幽,桑榆暮景,明年知他健否安否?(高明南戲《琵琶記》第二出《高堂稱壽》〔錦堂月〕)蔡婆唱詞,說蔡公暮年,不知明年健否。⑤桑榆暮景,將往事空思省。(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六出《議親》〔繞池游〕)王母唱詞,感嘆暮年,回憶往事。⑥急回頭又早則暮景桑榆。(范康雜劇《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一折〔賺煞〕)呂巖勸季卿人道,說人生短暫,轉瞬已至暮年。⑦能夠得個桑榆景內安閑的過,也強如鑼板聲中斷送了我。(石君寶雜劇《諸宮調風月紫云庭》第三折〔收尾〕)楚蘭與靈春馬雙雙出逃,想逃到無人知的村莊去隱藏。此例桑榆景比喻農家,古代農家常種桑樹和榆樹。⑧滿長安,花無數,霎時間暮景桑榆。(王伯成雜劇《李太白貶夜郎》第二折〔端正好〕)此例以桑榆暮景比喻花落紅飄的殘景。
上一篇:元曲典故《桑新婦》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桑間濮上》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