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見“劉阮”條。
【釋義】桃源,原是《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古詩中用此典寫隱居之地,寫隱士。又有人將“桃源”比作仙境,如戴叔倫《贈韓道士》詩:“桃源寂寂煙霞閉,天路悠悠星漢斜。”又有劉阮故事,敘晉劉晨、阮肇入天臺山,失歸路,由于采桃充饑,得胡麻飯,沿溪行,得遇二仙女結成婚姻,因稱天臺山上洞府為“桃源洞”。元散曲中“桃源洞”象征愛情,或用以比喻閨房。然而,此亦非元曲首創,在唐詩中已有以“桃源”指劉、阮故事的作品,如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之二十三:“玉皇賜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又,韓偓《六言三首》其三:“桃源洞口來否,絳節霓旌久留。”這是將桃源洞比妓女的住處,也應出自劉、阮故事,古人常喜將青樓女比仙女。
【例句】①鴛鴦浦蓮開并蒂長,桃源洞春光艷陽。(荊幹臣套曲[黃鐘·醉花陰北]《閨情》)桃源洞比喻閨房。②朔風掀倒楚王宮,凍雨埋藏神女峰,雪雹打碎桃源洞。(姚燧套曲[雙調·新水令]《冬景》)寫冬日少婦閨思,桃源洞指閨房。③藍橋路千里煙波,桃源洞百結藤蘿。(周文質套曲[雙調·蝶戀花]《悟迷》[二])寫離恨,“桃源洞百結藤蘿”比喻不能與心愛的人團聚。④桃源水流清似玉,長恨姻緣誤。(任昱[雙調·清江引]《題情》)此以“桃源水”起句,以寫姻緣不能如愿。⑤路迢迢霧鎖桃源洞,團圓夢總成空。(佚名套曲[商調·集賢賓]《憶佳人》[柳葉兒])桃源洞指佳人居住的地方。⑥武陵溪尋配偶,桃源洞成秦晉。(關漢卿雜劇《山神廟裴度還帶》第四折[雁兒落〕)此二句皆言婚姻事。⑦這一場尋仙子,可敢是非不善暢,好是受驚,怕誤入桃源。(喬吉雜劇《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第二折〔滾繡球〕)反用典故,怕入“桃源”會遇上麻煩。⑧不因你個小名兒沙,他怎肯誤入桃源。(石君寶雜劇《李亞仙花酒曲江池》第一折〔醉中天〕)李娃名亞仙,因而引得劉郎——鄭元和“誤入桃源”,這是一句調笑話。
上一篇:元曲典故《桃源》|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桃花女》|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