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鄱陽西有望夫岡。昔縣人陳明,與梅氏為婚,未成而妖魅詐迎婦去。明詣卜者,決云:‘行西北五十里求之。’明如言,見一大穴,深邃無底,以繩懸入,遂得其婦,乃令婦先出。而明所將鄰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婦乃自誓執志,登此岡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又,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而死,形化為石。”(據《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引)
又,南朝梁·顧野王《輿地志》:“南陵縣有女觀山,俗傳云:昔有婦人,夫官于蜀,屢愆秋期,憂思感傷,登此騁望,因化為石。”又,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濁漳水》:“漳水又東北,歷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佇于山上,狀有懷于云表,因以名焉。”又,見于《環宇記》。
【釋義】此典出處很多,故事各異,且發生地點有多處,可見很多地方有這類故事流傳,大致是說婦人盼夫歸,立化為石。謹舉數例。此典用于妻對于丈夫的懷念。
【例句】①你不去望夫石上變化身,筑墳臺上立個碑碣,待教我謾憋憋,愁萬縷悶千疊。(白樸雜劇《裴少俊墻頭馬上》第三折[梅花酒])尚書叫李千金磨玉簪,李千金氣惱,說尚書夫人怎不去望夫石上變形。這是一句反話,諷刺他們假正經。②我把這畫船,權做望夫石,便去波莫遲,卻不道五湖西子嫁鴟夷。(馬致遠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第三折[收江南])裴興奴嫁作商人婦,商人常不在,因而她說畫船像望夫石。③當初是那撮合山的姑姑,送了這望夫石的玉英。(佚名雜劇《玉清庵錯送鴛鴦被》第三折[耍三臺])玉英焦急地等丈夫歸來,把自己比做望夫石。④你心性兒淳,氣格兒溫,比著那望夫石不差分寸。(王仲文雜劇《救孝子賢母不認尸》第二折[滾繡球])此例,望夫石是賢淑女子的代稱。李氏把兒媳比作望夫化石的好女子。⑤赴期的早些動彈,則我這呆心兒不慣,休著我倚著他這太湖石,身化做望夫山。(關漢卿雜劇《錢大尹智勘緋衣夢》第一折[尾聲])是說不要讓自己等候太久。
上一篇:元曲典故《無計留春》|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望帝春心托杜鵑》|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