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采桑》|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漢·劉向《列女傳》卷六《辯通傳·齊鐘離春》:“鐘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為人極丑無雙:臼頭深目,長指大節,邛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胸,皮膚若漆。行年四十無所容入,衒嫁不售,流棄莫執。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詣宣王,謂謁者曰:‘妾,齊之不售女也,聞君王之圣德,愿備后宮之掃除,頓首司馬門外,愿王幸許之。’謁者以聞,宣王方置酒于漸臺,左右聞之,莫不掩口大笑,曰:‘此天下強顏女子也,豈不異哉!’于是宣王乃召見之,……(鐘離春)但揚目銜齒,舉手附膝曰:‘殆哉!’如此者四。宣王曰:’愿遂聞命。’鐘離春對曰:‘今大王之君國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強楚之仇。外有二國之難,內聚奸臣,眾人不附。春秋四十,壯男不立,不務眾子而務眾婦,尊所好,忽所恃。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漸臺五重,黃金白玉,瑯玕籠疏,翡翠珠璣,幕絡連飾,萬民罷極,此二殆也。賢者匿于山林,諂諛強于左右,邪偽立于本朝,諫者不得通人,此三殆也。飲酒沈湎,以夜繼晝,女樂俳優,縱橫大笑。外不修諸侯之禮,內不秉國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于是宣王喟然嘆曰:‘痛乎!無鹽君之言,乃今一聞。’于是拆漸臺,罷女樂,退諂諛,去雕琢,選兵馬,實府庫。四辟公門招進直言,延及側陋。卜擇吉日立太子,進慈母,拜無鹽君為后。而齊國大安者,丑女之力也。”又,元·鄭光祖曾作雜劇《丑齊后無鹽破連環》,今存本《鐘離春智勇定齊》,有人以為即鄭光祖所作此劇;有人則持不同看法,認為鄭作已佚,《智能定齊》是明人作品。在《鐘離春智能定齊》劇中,鐘離春在采桑時遇見齊宣王。冊封為后以后,曾解玉連環、鳴蒲琴,設計破敵,安定齊國。無鹽采桑事本于此。又,劉向《列女傳》卷六《齊宿瘤女》曰:“宿瘤女者,齊東郭采桑之女,閔王之后也。”宿瘤女在采桑時遇閔王,被納為王后,并諫閔王整頓朝綱,其故事與無鹽女相似。雜劇安排無鹽采桑情節,應是受《齊宿瘤女》故事啟發。
【釋義】無鹽女鐘離春的故事很有影響,今昆曲舞臺上還演出《棋盤會》,即鐘離春故事,劇中女角勾臉,很有特色。
【例句】昔日無鹽采桑于村野,齊王東過見了,欲納為后,同車,而無鹽曰不可。(白樸雜劇《裴少俊墻頭馬上》第三折)裴尚書責備李千金私奔,舉無鹽女的故事作為例證。按,無鹽女不肯在父母未允婚的情況下,與齊王同車事,出自雜劇《鐘離女智勇定齊》第二折。
上一篇:元曲典故《無愁夢斷》|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無計留春》|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