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何處教吹簫》|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唐·杜牧詩《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遙遙,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釋義】“玉人”常用來懷念友人或愛人,此典也用以寫揚州繁華。
【例句】①飲遍金山月滿舟,那其間潮來的正悠,船開在當溜,臥吹簫管到揚州。(不忽木套曲〔仙呂·點絳唇〕《辭朝》,〔賺尾〕)暗用杜牧詩句,寫作者要在辭朝后泛游江湖,到當時繁華的都市——揚州一游的意愿。②憶昔揚州廿四橋,玉人何處也吹簫。絳燭燒春,金船吞月,良夜幾番歡笑。(狄君厚套曲〔雙調·夜行船〕《揚州憶舊》)用杜詩寫揚州,回憶當年在揚州游賞的情況。③小樓還被青山礙,隔斷楚天遙。昨宵入夢,那人如玉,何處吹簫?(張可久〔黃鐘·人月圓〕《春日湖上》)“玉人”指夢寐思念的人,化用杜詩。④樓臺如故,教吹簫玉人何處。(徐再思〔雙調·賣花聲〕)作者化用杜詩,寫他對愛人的懷念。⑤車碾殘花,玉人月下吹簫罷。(馬致遠雜劇《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第一折〔點絳唇〕)漢元帝唱詞,玉人指宮中寂寞的嬪妃。
上一篇:元曲典故《玉京》|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玉兔》|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