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路狹津樓險①,襟喉陜以西②。
黃河穿塞入③,華岳與天齊④。
猿鶴悲烽火⑤,鼉龍震鼓鼙⑥。
建瓴雄九有⑦,珍重一丸泥⑧。
[注釋]
①津樓: 潼關關樓。
②襟喉: 衣襟和咽喉,此處為扼卡之意。陜以西: 陜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陜縣) 以西,即今陜西。此句是說,潼關扼卡著陜西之地。
③塞: 邊塞,塞荒。入: 指向潼關流來。
④華岳:西岳華山,在潼關西南。
⑤烽火:烽火臺上點燃的報警之火,泛指戰爭。
⑥鼉(tuó)龍:動物名,即揚子鱷,其皮可以蒙鼓。鼓鼙(pí):軍鼓,古代作戰時擊鼓以激勵戰士。此句是說,揚子鱷被潼關的戰鼓聲所驚駭。
⑦建瓴:即 “高屋建瓴”,比喻具有居高臨下的形勢。九有:九州,指天下。此句是說,: 潼關的險要稱雄于天下。
⑧珍重: 重視。丸泥: 比喻少數兵力,此取 “丸泥封關” 之意。東漢王元曾 “請以一丸泥為大王(隗囂)東封函谷關”,參見前李世民《入潼關》注⑩。
【題解】
此詩選自《潼關衛志·藝文志》。
【簡析】
此詩歌詠潼關的險奇和重要,哀嘆戰火的連綿不絕,顯示了作者重視扼守天險的思想。“猿鶴悲烽火,鼉龍震鼓鼙”兩句,形象地再現了潼關狼煙四起、兩軍對壘、殺聲震天的激烈戰斗場面。筆調雄奇慷慨,風格渾雄凝重。
上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兩首》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