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李白《烏棲曲》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①,吳王宮里醉西施②。吳歌楚舞歡未畢③,青山欲銜半邊日④。銀箭金壺漏水多⑤,起看秋月墜江波⑥,東方漸高奈樂何⑦!
【解題】
《烏棲曲》為六朝樂府《清商曲》舊題,前人此題之作多寫男女之情。 李白此詩約為開元十四年(726)東涉溟海途經蘇州時有感而作。唐孟棨《本事詩· 高逸》記載,李白初至京師,賀知章見此詩,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全詩以時間為線索,從“烏棲時”到“東方漸高”,描寫吳王晝夜狂歡情景,不著貶辭,而譏刺深寓其中。“樂極生悲之意寫得微婉,荒宴未幾而麋鹿游于姑蘇矣。全不說破,可謂興寄深微者。”(《唐宋詩醇》卷二)
【注釋】
①姑蘇臺:故址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春秋時吳王闔閭(he lu)興建、其子夫差增修的游樂之地,后為吳太子友所焚。烏棲時:指黃昏。②吳王:此指春秋時吳王夫差(前?—前473)。公元前494年,夫差打敗越王勾踐,勾踐獻美女西施求和,從此夫差驕奢淫逸,與西施晝夜飲酒作樂。二十年后,勾踐舉兵復仇,吳國遂亡。③吳歌楚舞:春秋時吳國與楚國疆域相接,都在南方,此泛指南方歌舞。④此句形容太陽下山時景象。意謂整天作樂又到了黃昏。⑤銀箭金壺:我國古代的計時器。以銅壺盛水,水從壺底孔中緩緩滴漏。水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度數隨著水平面逐漸下降而變化,借以標志時間。一作“金壺丁丁”。漏水多:表明夜已深。⑥此句意謂一夜又到了盡頭。秋月墜江波:黎明時的景色。⑦此句意謂吳王日夜尋歡作樂,即使天亮,又有什么關系! 東方漸高:東方漸漸發白。高:讀作皜(hao),白色。漢樂府《有所思》:“東方須臾高知之”,“高”字與此意同。奈樂何:一作“奈爾何”。
上一篇:李白《金陵酒肆留別》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白《古風(其二十四)》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