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陰山健兒鞭鞚急①,走勢能追北風及。
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②。
回旗倒戟四邊動,抽矢當前放蹄入。
爪牙蹭蹬不得施,磧上流丹看來濕。
胡天朔漠殺氣高,煙云萬里埋弓刀。
穹廬無工可貌此③,漢使自解丹青包④。
堂上絹素開欲裂⑤,一見猶能動毛發。
低回使我思古人,此地摶兵走戎羯⑥。
禽逃獸遁亦蕭然,豈若封疆今晏眠。
契丹弋獵漢耕作,飛將自老南山邊⑦,
還能射虎隨少年?!
【注釋】
①陰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諸山的泛稱,自古以來,是中國北方的屏障。王昌齡《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膘?kong):馬籠頭,作動詞用,指手持馬韁。②白羽:白色箭翎,代指箭。③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帳幕,這里代指牧民。④丹青包:裝著繪畫顏料和工具的袋子。⑤裂:心胸為之開裂,指觀虎畫時驚心動魄的感受。⑥摶兵:統率軍隊。戎羯:泛指侵擾北方邊境的貴族統治集團。羯,本是漢代匈奴的一支。⑦飛將:指漢代號稱“飛將軍”的李廣,后被謫為庶民,屏居藍田南山中。這里代指宋代守邊的良將。
【評說】
本詩選自李壁《王荊文公詩箋注》卷一二。
王安石喜歡觀看虎圖,并能傳神地描繪出畫虎的形象,留下了《虎圖》、《陰山畫虎圖》兩詩。宋人李壁記載過一段話:“或言王介甫、歐陽永叔、梅圣俞與一時聞人,坐中分題賦《虎圖》,介甫先成,眾服其敏妙,永叔乃袖手。”(《王荊文公詩箋注》卷七)這里,我們選評王安石另一首虎圖詩《陰山畫虎圖》。
這首題畫詩共二十句,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層十二句,集中描寫畫面景象,再現英雄射虎的雄壯畫境?!瓣幧浇骸眱删?,刻畫畫上射虎英雄騎術精良的形象,“逶迤一虎”以下六句,描寫英雄射虎的過程,既有正面描寫的句子:“白羽橫穿更人立”、“抽矢當前放蹄入”,又有側面烘托的句子:“回旗倒戟四邊動”,以周圍隨從的驚慌失措,突出表現英雄的從容自得,英勇過人的氣概。“胡天朔漠”以下四句,描寫射虎的背景,為射虎活動增添悲壯的環境氛圍,并說明了畫的來歷。陰山地區的牧民無人懂得繪畫藝術,是“漢使”解開“丹青包”,將這個動人的射虎場面描繪下來。
第二層九句,寫出觀畫感想,抒寫詩人對邊備松弛的深深憂慮和憤懣心情。詩人先用“堂上絹素”二句,夸張地寫出畫幅“裂”心胸、“動毛發”的藝術效果,引出下文的觀畫感想來。這是詩中的“過脈”,起著承上啟下的藝術作用?!暗突厥刮摇币韵氯?,由觀畫而想起古人,想到當年率兵拒敵的飛將軍李廣,他靠著英勇善戰,使得“禽逃獸遁”,換來邊境的安定局面。“豈若封疆”以下四句,詩人又從昔日聯想到今天,由歷史聯想到現實。宋王朝依賴茍安政策取得暫時的“晏眠”,漢人在耕作,而契丹人在打獵,善戰的良將被閑置不用,漸漸老去,還能隨著年輕人一起去射虎嗎?這怎能不使詩人生出深深的憂慮呢?
上一篇:《閻立本秋嶺歸云圖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雨后云林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