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
江上芙蕖綴似云,一雙靈鳥蘸寒濱①。
披圖拭目忘憂色,欣仰前賢筆有神。
【注釋】
①蘸:本意是浸入,這里有倒映水中的意思。
【評說】
本詩選自文征明《文征明集》補(bǔ)輯卷一二、葛金烺《愛日吟廬書畫錄》卷一。
除題詩外,文征明還有一段識語,云:“元季武陵王澹軒先生,繪事宗于黃筌,而得趙承旨指授,故能脫去町畦,洗盡俗塵,無院體氣,誠超凡入圣之手也。余過青霞亭,得觀此圖。神采奪目,迥出望外。漫題,并書數(shù)語識之。正德丁卯四月廿日。”正德丁卯為正德二年(1507),文征明時(shí)年三十八歲。
王淵(生卒年不詳),元代畫家,字若水,號澹軒,杭州人。學(xué)畫,得趙孟頫指授,夏文彥《圖繪寶鑒》卷五:“山水師郭熙,花鳥師黃筌,人物師唐人。”他尤精于花鳥、竹石。今存畫作有《桃竹錦雞圖》、《竹石集禽圖》等。
文征明這首題詩,表達(dá)了他對元代畫家王淵的崇敬心情,并給予他的畫藝以很高評價(jià)。詩先從畫面花、鳥的具象著筆。江上荷花繁密,連綴如彩云,一雙靈鳥的倩影,倒映在池邊的碧水中。文征明以優(yōu)美的詩句,再現(xiàn)了清秀而富有生機(jī)的畫境。第三句轉(zhuǎn)筆寫畫幅的藝術(shù)效果,披圖拭目,足以怡悅心神,使人遺忘憂慮。結(jié)句寫出自己對畫家王淵的無限敬意。文征明為什么如此敬愛元代的王淵呢?趙孟頫主張“作畫貴有古意”,他說:“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今人但知用筆纖細(xì),傅色濃艷,便自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虧,百病橫生,豈可觀也。吾所作畫,似乎簡率,然識者知其近古,故以為佳。此可為知者道,不為不知者說也。”(《清河書畫舫》卷一○下)王淵曾受趙孟頫指授,也深受其熏染,故作畫強(qiáng)調(diào)師法古人,無院體氣。這種畫學(xué)思想與文征明是一脈相承的,這便是他推尊王淵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題王朋梅金明池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王熙臨宣和雪天蘆雁》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