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瓊
閑對溪泉歌濯纓①,濯纓歌罷獨留情。
從知活水源頭在②,遂使流來日夜清。
【注釋】
①歌濯纓:屈原《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分,可以濯我纓。’”濯纓,洗滌冠纓。②“從知”兩句:詩意從朱熹《讀書有感》詩中來,朱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評說】
本詩選自《石渠寶笈初編》卷三八。
就詩論詩,無法理解這首題畫詩。讀了杜瓊的題識和王應(yīng)的識語,方始恍然大悟,才能比較準(zhǔn)確地把握此詩的題旨。杜瓊與王應(yīng)的識語,并載《石渠寶笈》中。杜瓊云:
徐君孟祥讀書修德而又天資明敏,強記多聞,千言過目即能成誦,作為詩文,雅有體裁,所謂吾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者也。間以此紙征予鄙作,因詩其上,并系此云。正統(tǒng)八年癸亥歲夏五,東原杜瓊書。
王應(yīng)云:
杜君用嘉寫圖賦詩,以貽余友徐君孟祥,復(fù)綴數(shù)言以稱美之。
一般題畫詩,常在畫題上做文章。比如徐庸題寫杜瓊的《聽泉圖》,云:“跳珠濺玉韻泠泠,幾度聽來上小亭。”寫流泉奔騰跳踔的形態(tài),清韻泠泠的聲音,兩句直叩畫題,寫景聽”、“泉”之畫意。而杜瓊自己題寫這幅畫,卻能抉出畫外意,使蘊含于畫象之中“稱美徐孟祥”的題旨顯露出來。詩從《聽泉圖》的“泉”字入手,“閑對溪泉”,扣住畫題,“歌濯纓”,不是聽泉流聲,而是聽歌聲,引出“滄浪之水清兮”的藝術(shù)意想來,為下文著重描寫水清張本。從首句到次句,詩人運用頂針格的修辭手法,即上句的末二字,與下句的首二字相同,使詩意蟬聯(lián)而下,順暢自然。滄浪之水“清”,濯纓一洗俗塵,使冠纓“清”,保持貞潔情操,故云:“濯纓歌罷獨留情”。詩至第三句,筆頭一轉(zhuǎn),寫出源頭活水使水常清的道理,并借用朱熹《讀書有感》詩意,賦予活水常清的自然物理以深層意蘊和深刻哲理,稱美徐孟祥讀書多、修德高,因而事理明晰、詩文清雅,猶如日夜清的流泉。
上一篇:《題聽松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吳子野黃山舊舫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