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風送濤聲帶草香,溪山深處任疏狂。
放開雙眼乾坤外,看遍浮云空自忙。
【評說】
本詩選自《石渠寶笈初編》卷三九。
畫家于自題詩外,還有題語,云:“辛酉暮秋畫并題,長洲沈周。”辛酉,乃是弘治十四年(1501),時沈周七十五歲。人到老邁唯求靜,沈周這幅畫、這首詩都表現出隱逸幽居、聽松吟月的意趣,處處流露出他的超脫塵俗、追求閑靜的心境。
題詩從畫題上的“聽”字落筆。首句“風送濤聲”直叩畫題,寫盡題意。風吹松樹而作聲,聲大而成濤,松濤聲又靠著勁風傳送,詩人才能聽到。首句妙在“帶草香”三字上,“風送濤聲”,是靠聽覺器官感知的;“草香”是靠嗅覺器官感知的。傳送濤聲和草香的是風,感知松濤聲和草香味的主體是人,兩種感知同時作用于人體,就產生“通感”現象,詩人便采用“通感”的藝術表現技巧,巧妙地描繪《聽松圖》的藝術效應。詩的第二句,轉而寫人,寫畫家自己在靜謐深山里隨任自然的疏狂性情。第三句寫到詩人在深山所見的景物,放開眼界看去,深山里、天地外,處處景物都是幽深、寂靜的,深山的物境與畫家好靜的心境十分契合,真正達到“心遠物皆靜”(沈周自題《幽居圖》)的境界。但是,在“物皆靜”的境界里,卻有白云忙忙碌碌,飄浮不定。從好靜人的眼中看出,從靜謐環境的烘托下,“看遍浮云空自忙”,這一結句正以動態的白云反襯環境之靜和詩人心境之靜。這種藝術意想,與沈周的《題云山圖二首》:“看云疑是青山動,誰道云忙山自閑”同出一轍。
上一篇:《題向日葵扇》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聽泉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