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儀
看花作畫亦精神,傳到雙鉤楚澤春①。
燕尾魚鈂差后乘②,光風霽月認前身。
交從至淡方稱契,品到無瑕始見真。
裁我瑤箋慚報語,不教青眼過埃塵③。
【注釋】
①雙鉤:中國畫技法之一,畫家寫生,先鉤出莖干枝葉,而后設色。 ②魚鈂(shen):建蘭的一種。 趙時庚《金漳蘭譜·品外之奇》:“魚鈂蘭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魚鈂(按:魚腦骨)。 采而沈之水中,無影可指。葉頗勁綠,此白蘭之奇品也。” ③青眼:雙眼色青,其旁白色,正視則見青處,斜視則僅見白。青眼即表示正視、重視。
【評說】
本詩選自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第二十二冊。
王貞儀(生卒年不詳),字德卿,清代上元(今江蘇江寧)人。宣化太守王者輔孫女,諸生詹枚妻。十六、七歲隨父宦歷楚粵,出塞省視。嘗從蒙人學騎射,通醫理、星象、歷算,工詩文。其詩質樸無華,感情真摯,“嘉定學者錢大昕重其學,以為班昭以后一人而已。”(胡思敬《十朝新語外編》)著有《德風亭詩鈔》。
這首題畫詩較為獨特,既不同于一般的摹寫畫境,也異于借畫抒情和闡發畫理、畫論,而是以畫闡發人生哲理。詩先從作畫時的主觀精神狀態寫起,無論賞花,以及屏息凝神后提筆揮翰時,都是心潮澎湃,精神倍爽,全力傾注毫端,在雙鉤描摹中,無處不見精神。這種精神是什么呢?“楚澤春”三字作出了明確的解答。愛國詩人屈原對蘭蕙情有獨鐘,在《離騷》內時時用以自比自況,表現出高尚的“修士情操”。這一情操正是畫家心中的理想,也是畫上一叢素心蘭傳達的精神實質。然而作者非常擔心,書法非吾長,欲以蠶頭燕尾之筆意寫魚鈂奇品,恐難以稱佳。即便如此,在清風明月,流光飛霽下,還是可以辨認其身。第三聯兩句便從畫面生發開去,由蘭之高潔清雅,論及交友之道:“交從至淡方稱契,品到無瑕始見真。”為人行事,須如幽蘭之無瑕,交友必須如蘭之純潔之極,方可相從相契。此正乃古人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也是對《莊子·刻意》中“淡然至極,而眾美從之”的形象詮釋,堪稱警世明言。末二句亦是謙詞,唯恐畫藝不精而玷污了蘭草和眾人之眼。綜觀全詩,正如《閨秀詩話》所說:“寄托幽懷,殆即以自況歟?”
上一篇:《題秋風送客圖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芍藥》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