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疏雨明燈夜話長,詩中有畫筆生香。
篇章此日留新韻,云水前身屬老狂①。
窗迥靜分光焰焰②,榻連空擬聽浪浪③。
圖成我亦增幽緒,竹葉離披拂短墻④。
【注釋】
①云水:白云和流水。韓愈《酬韶州張使君惠書》:“云水蒼茫日向西。”屬:聚集,會合。②迥:遠。③浪浪(lang):雨水傾注之聲。韓愈《別知賦》:“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長福”④離披:散亂貌。宋玉《九辯》:“白露既下降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
【評說】
本詩選自上海博物館藏高翔《秋燈夜話圖》手卷題詩。
高翔(1688—1753),清代畫家,字鳳崗,號西唐,別作“樨堂”、“西堂”,又號山林外臣,江蘇揚州府甘泉縣(今揚州)人。擅長山水,師法弘仁、石濤。尤工畫梅,風格疏秀,筆法蒼潤。兼能畫像。書工八分,亦工篆刻,師法程邃。為“揚州八怪”之一,終生不仕。亦善詩,有《西唐詩鈔》。傳世畫作有《彈指閣圖》、《春山云起圖》、《溪山游艇圖》等。
題畫詩的首聯直接點題,寫出這幅人物畫的主要內容。在秋風疏雨之夜,萬徑云俱黑,遠處一間茅舍中閃爍著點點燈光,一群騷人墨客在秉燭夜談,好不熱烈。畫家擷取這一生活場景入畫,更提筆題詩,頓使尺幅生香,用作畫的手法與技巧寫詩,也就是高翔在題其《溪山游艇圖》中所謂“以無聲之詩(按:指畫),作有聲之畫(按:指題畫詩)也”。這一思想則又是詩畫藝術相通相融的明證之一,在后幾聯中,詩中無不體現出畫家所獨具的筆法和語言。畫上聚集的一批狂老之徒,謂其“狂”,其實只是世俗的偏見,這誠如“揚州八怪”之由來。面對眼前的白云流水,此唱彼和,留下新韻佳篇。此間刻燭爭先的場面,畫家選取兩個物象,描繪一點而見全景,茅舍渺遙,只見窗際的燈光在忽上忽下的跳動,窗外的大雨浪浪,畫中之人卻全然不顧。
作完此畫,畫家的內心產生了些許微妙的變化,平添了一絲幽緒。詩的尾聯就由此生發,借以抒懷言志。此情何來? 只因畫中志同道合者互相切磋,而現實中的自我卻是孤影自憐,形影相吊。如同墻邊的翠竹,無人為伴,枝葉紛披,只能無聊地拂掃著短墻,但絕不肯媚俗變節,這就是題畫詩告訴讀者的,在畫面中又尋繹不出的深意。
上一篇:《題秋江待渡圖卷》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秋茄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