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翰
相賞山水間,不復具賓主。
得意各忘言①,醇風易太古②。
【注釋】
①得意忘言:《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②太古:遠古,上古。
【評說】
本詩選自蔣華《揚州八怪題畫錄》之《高鳳翰題畫錄》。
古人嘗謂:“仁者愛山,智者愛水。”足見山水靈秀對人們內心的陶冶。所以,自古以來,山水勝境一直就為文人學士鐘情賞愛,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歐陽修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篇《醉翁亭記》,直是放情林木,醉意山水。山水間景色優美,無論晨昏變化。日出東海,陽光奔瀉大地,蓊郁的林間本有輕霧在飄浮,經日光一照,霧釋露消,更見山間的清新翠綠;而當日沉西山時,則是暮靄遍地,山巖穴壑昏暗,顯得格外寧靜。這一切都是人們“相賞山水間”的重要原因。但這并非全部,詩歌緊承上句,點破另一機緣。在畫家看來,山水間的灑脫自在,才是最值得艷羨和企望的。身處其中,塵世的羈絆,森嚴的等級,皆可拋于身后,置之不理,甚至可以做到賓主之分暫時不復存在。只有此時此刻,才能真正領悟山水的精神。不管是賓是主,既然山水自然中的真意已經心領神會,又何必去辨別,用言語來表達呢? 因為“夫大道不稱,大辨不言”(《莊子·齊物論》),方乃最高境界。惟有到此“得意忘言”的境界,人與自然和諧合一,人類社會的醇風又將興起,較之上古時期的敦厚淳樸,完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畫家身處濁世的社會理想,不為黑暗殘酷的現實所容,那么,只有借筆底丘壑,釋胸中之塊壘,抒內心之情。有了這首題畫詩的點撥,我們再看這幅《山水圖》時,就不能僅僅視之為山水寫真,而應著重欣賞其中的“寫心”和“寫意”。
上一篇:《題山水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山水圖送人歸仙居》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