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鑄
終日躚躚舞祿袍①,有錢繩串戲兒曹。
爭如收腳床頭坐②,滿眼春風醉碧桃。
【注釋】
①躚躚:旋舞的樣子。綠袍:藍采和身著綠色道袍。周憲王《群仙慶壽蟠桃會》:“這個是藍采和,身著綠道衣。” ②爭如:怎如。
【評說】
本詩選自陳衍《元詩紀事》卷三。
耶律鑄(1221—1285),字成仲,耶律楚材之子。父卒,嗣領中書省事,官至中書右丞相。卒,追贈懿寧王,謚文忠,有《雙溪醉隱集》。詩鳴于世,收藏司馬溫公舊物《李賀歌詩編》,今存之蒙古本《李賀歌詩編》,即耶律鑄所出之本。
藍采和,八仙之一,最早見于南唐沈汾《續仙傳》(見《太平廣記》卷二二),傳中描述他常穿破藍衫,醉舞踏歌于城市中,行乞索錢。得錢后以長繩穿起,拖地而行。宋元時,就有畫家畫出他的形狀,如《秘殿珠林》卷二○記乾清宮藏有宋李得柔的素絹本《藍采和圖》一軸。元好問《題藍采和像》云:“長板高歌本不狂,兒曹自為百錢忙。幾時逢著藍衫老,同向春風舞一常”本詩所題之畫,因無文字標識,不明何人所畫。元氏和耶律鑄題詠的《藍采和圖》,是否就是李得柔所畫之像?亦無法確考。
耶律氏詩具體描繪畫面形象。第一、二句寫他終日醉舞,長繩串錢,這些行為與《續仙傳》所記和元好問詩語相符。三、四句由畫面醉舞的形態,想象他坐床醉飲時的容貌和神態,醉和春風,面如碧桃,賦予神仙形象以極富魅力的美感效果。本詩和元好問詩互為補充,為我們留下了宋元時代《藍采和圖》的真實記錄,很有價值,因為后世“八仙”中的藍采和形象與宋元時代已有很大差別。
上一篇:《題蒲蝶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蕉鵝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