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
先生瞌睡,睡著何妨。
長安卿相,不來此鄉。
綠天如幕,舉體清涼。
世間同夢,惟有蒙莊①。
【注釋】
①蒙莊:即莊子,因其為蒙人,故稱。前句“世間同夢”,即指“莊生夢蝶”,詳見項圣謨《題蒲蝶圖》。
【評說】
本詩選自上海博物館藏羅聘《冬心先生蕉陰午睡圖》題詩。
中國傳統的肖像畫,大多是畫工以工筆重彩所作,其目的以存形為主。金農的人物肖像往往突破這一傳統,而是放筆直揮,不施丹青粉飾(或僅敷淡彩而已),也不追求人物形體的真實以及面部的刻畫,大多使用類似漫畫的夸張筆法,以求人物的情趣和精神面貌,僅寥寥幾筆,就神情活現。他曾作不少自畫像,都是“用水墨白描”,而“筆意疏簡,勿飾丹青。”(《自寫真題記》)
冬心先生在人物肖像上的這一畫法為其門人羅聘所繼承,并且運用純熟,甚至用筆比先生還厚重、夸張。他很注意從人物的生活細節中對人物的姿態描寫去概括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冬心先生蕉陰午睡圖》就是其中的范例。圖中幾株巨大的芭蕉,綠陰如蓋,下有一張椅子,冬心先生上身裸露,背靠木椅,正在午睡,睡興正酣,安然怡適,神態生動逼真,整個畫面就概括出了先生“布衣雄世”的傲岸思想。金農看了此畫,大加贊賞,題下此詩,其實他也是借題畫之機,來抒寫自己的閑適超逸的情懷。
詩中以第三人稱的口吻說道,你們看,畫中的先生在合目瞌睡,而睡著又有何妨呢? 因為身處此境,心遠地自偏,長安鴻門,公卿將相,根本不會涉足如此荒僻的鄉間,而對先生來說,如此“睡鄉蚩蚩人樂哉!”(金農《短睡十韻》,《冬心先生集》卷四)芭蕉葉大,如綠幕遮天,濃陰一片,在此睡上一覺,舉體清涼舒暢。甚至可以做上一個美夢,擺脫外物的羈局,與世間萬物同夢,融為一體,甚至像莊周夢蝶一般,竟然忘記了夢中到底是蝴蝶,還是自我。冬心先生這一曠達超逸的情懷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羅聘的畫互為表里,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上一篇:《題羅聘冬心先生蕉蔭午睡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蘆花寒雁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