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潤
玉壓帽檐花底春①,惜無花下洗妝人。
阿嬌一掬東風淚②,聊仗丹青為寫真③。
【注釋】
①玉:白玉,喻梨花。因花多,使花枝低垂,故云“壓”。②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本詩泛指美女。一掬:一捧,兩手捧齲③寫真:畫科之一,描畫人的形貌。這里指描畫梨花之形貌。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存復齋集》、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八七。
朱德潤(1283—1355),元代畫家,字澤民,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歷仕國史編修、鎮東行省儒學提舉、行中書省照磨官。善畫花卉、人物,尤擅山水法,學郭熙筆法。工詩文,文章典雅,有《存復齋集》。存世畫作有《秀野軒》、《林下鳴琴圖》等。
這首絕句自題小幅折枝畫,畫上只有梨花,如玉的白色梨花,花繁枝垂,一派春意盎然,畫上無美女,由次句“花下惜無洗妝人”可知。那么,詩中的“阿嬌”是指什么?原來,詩人運用“美女喻花”的手法,以“一掬東風淚”的“阿嬌”,形容帶雨的梨花,這很容易使人們聯想起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長恨歌》)的詩句來,讀來彌覺此詩喻象清幽生動,意蘊深遠。帶雨的梨花色澤清潤,風姿綽約,惹人喜愛,只有靠著丹青,將它描畫下來。詩人有時采用直接描繪之法,如“玉壓帽檐花底春”句,狀花之色澤,花之繁多,“阿嬌一掬東風淚”句,狀梨花帶雨之風神;有時采用以美學效果暗示花美之法,如“聊仗丹青為寫真”句。他采用多種詩歌技法,再現繪畫藝術美,向人們揭示欣賞這幅《梨花折枝》畫之門徑,幫助人們有效地進行審美享受。
上一篇:《題夢仙草堂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榴實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