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周昉富貴女①,衣飾新舊兼。
髻重發根急,薄妝無意添。
琴阮相與娛②,聽弦不觀手。
敷腴竹馬郎③,跨馬要折柳。
【注釋】
①周昉:唐代畫家,善畫人物,尤擅仕女,描寫對象都為宮廷貴族婦女,張邦基《墨莊漫錄》云:“龍眠李亮工家藏周昉畫《美人琴阮圖》,殊有宮禁富貴氣。”湯垕《畫鑒》評周昉仕女:“多濃麗豐肥,有富貴氣。” ②琴阮:古琴和阮,兩種樂器。阮又名阮咸,彈撥樂器,形如月琴而頸長,十三柱,相傳西晉阮咸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③敷腴:敷上色彩,豐滿肥美。竹馬:當馬騎的竹竿,古代兒童玩具。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三三。第六句,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作“聽弦不觀手”,今從之。
李亮功,一作亮工,即李公寅,亮功是他的字,舒城《今安徽潛山)人,居龍眠山附近。嘗在長沙任職,家里收藏一幅唐周昉畫的《美人琴阮圖》。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黃庭堅謫宜州,三年春,路過長沙時在李亮功的府里,一睹周昉此圖的風采,因題詩一首,宋王铚曾追和此詩,題為《追和周昉美人琴阮圖》,有序,詳述黃庭堅題詩的本事,云:“亮工官長沙時,山谷謫宜州,過而見之,嘆愛彌日,大書一詩于黃素上。”
黃庭堅抓住周昉仕女畫的基本特征,以“周昉富貴女”開端,為全圖的色彩、風韻,定下富艷濃麗的基調,盡管“衣飾新舊兼”,但畫幅仍然充滿富貴氣。三、四句,轉到頭部妝飾的描寫上。女子頭發濃密,發髻很重,發根繃得很緊。因為“髻重”,美人不愿多添加頭飾,以免加重發髻的重量。兩句詩意,前后循著因果關系遞進。五、六句,描寫畫面上美人彈奏琴阮的情態。兩位女子分別彈奏琴和阮咸,互相應和,音調諧和,娛悅人心。她們調弄琴阮,神思飛揚,手法嫻熟,聽弦聲,辨宮商,根本不去觀看手指所按的徽柱。結尾二句,描寫畫面上的陪襯景物,卻起著點題的作用。一位豐滿肥美的小兒郎,騎著竹馬,想要折下柳條贈人。《墨莊漫錄》記載:“(《美人琴阮圖》)旁有竹馬小兒,欲折檻前柳者。”可以證實結尾兩句詩寫的是畫面實景。周昉畫這個人物,是否是閑筆?黃山谷精諳畫理,他當然懂得周昉的用意,所以在全詩的至關重要的結尾處,點出畫意。他告訴大家,美人彈奏的是《折楊柳》古琴曲,琴聲在抒發懷念征人的情思。
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雖然形式上是八句,但它不是五言律詩。因為此詩前四句押平聲鹽韻,后四句押仄聲有韻。三、四、五、六句并不對偶。全詩句句寫畫,或則整體描繪,或則局部刻劃,或則化靜為動,或則點明畫意,而詩人對此畫“嘆愛彌日”的情趣,他對畫家、畫藝的贊譽,都暗寓于詩句之中。
上一篇:《題李云叟畫軸兼寄江安楊簡卿明府二絕》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李亮功戴嵩牛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