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白
尋香迷戀草萋萋①,午倦花陰粉翅低②。
愛向莊生聞聽講③,夢魂飛過漆園西④。
【注釋】
①萋萋:草茂盛貌。②粉翅:指蝴蝶。③莊生:指莊子。④漆園:古地名,戰國時,莊子曾為蒙之漆園吏。
【評說】
本詩選自無錫市博物館藏董白《花卉圖軸》墨跡。
董白(生卒年不詳),明末清初女畫家,字小宛,別號青蓮女史,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冒辟疆之妾。本為金陵妓,歸冒氏后,居如皋水繪園,賞鑒鼎彝書畫,并集古今閨閣韻事為《奩艷》。小宛天資巧慧,通詩文,善書畫,嘗書唐人絕句一卷,落筆生姿。順治五年(1648),作《孤山感逝圖》,亦稱工妙。卒年二十八。
這首小詩題于《花卉圖軸》,卻閉口不及花草,著力寫蝶,與宋人畫“踏花歸去馬蹄香”,以數蝶隨騎之意相同。詩中粉蝶是畫中之物,只因花卉生動傳神,直叫蜂蝶迷眼。尋香覓色,迷戀萋萋花草,這是蝴蝶的本性。正午時分,只見花陰叢中,一兩只粉翅低徊留連,對此佳景美勝,得意忘筌,酣然沉醉,栩栩欲睡。此情此景,不禁又使人想起古代一則著名的寓言,“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莊子夢見自己幻變成蝴蝶,見其快樂地飛舞,仿佛是真的,而忘了這本來是自己,一覺醒來,已分辨不清是自己夢中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為莊子。這一層含義在詩作的后半首得以點化。讀者不僅可以體會出董白作畫時的藝術化境,蝶我不分,以蝶心寫花,因而也就極能傳出花卉之神,直叫蜂蝶迷眼,對之翻飛起舞。也可以想象出畫家在創作之后的躊躇滿志,此時的她已真正化為粉蝶,穿倏花草叢中,夢魂飛過漆園西,盡情享受那種物我融合、心契自然的愉悅。
董小宛的這幅畫本就是落筆生姿之作,更有一支生花詩筆,巧妙地運用聯想,由畫中花蝶想及夢蝶,又由夢幻逗人無限的回味遐思,形成回環往復、涵詠不盡的審美意趣,實為題畫詩中的精品佳構,值得玩味吟詠。
上一篇:《題胡玉昆南新水部署宋梅圖為程翼蒼》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花木障》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