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河南省·少林寺》古詩詞賞析大全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西北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僧人菩提達摩飄洋過海,來到少林,廣集信徒,并在此首創禪宗,故佛學史上稱達摩為初祖,稱少林寺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開國有功,從此僧眾常習拳術,禪宗和少林拳負有盛名。寺以武顯,武以寺名,這在全國寺廟中是絕無僅有的。寺內達摩亭相傳是二祖慧可在門外立候達摩,大雪沒膝而不動,故又叫立雪亭。寺內保存有唐宋以來的碑碣石刻約300余品。這座具有1500年歷史的古剎是嵩山文物群中璀燦奪目的明珠。
長歌游寶地,徙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詩名] 游少林寺
[作者] 沈佺期
[注釋] ●寶地:指少林寺。●徙倚:徘徊不定,不愿離開的樣子。●珠林:成林的珠樹,古代神話傳說昆侖山上有一種結珠子的樹。此處借以形容樹木的美好。●雁塔二句:描寫寺內建筑景物的年代久遠。“雁塔”與“龍池”均為當時的實有景物。●紺園:佛寺的別稱。●霽:雨雪停止、天放晴為霽。
山屐田衣六七賢,搴芳踏翠弄潺湲。
九龍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風飄管弦。
強健且宜游勝地,清涼不覺過炎天。
始知駕鶴乘云天,別有逍遙地上仙。
[詩名] 從龍潭寺至少林寺題贈同游者
[作者] 白居易
[注釋] ●山屐句:腳穿山民鞋,身著農夫衣的六、七個同游文友。●搴芳句:手拿鮮花,足踏綠草,戲著山溪水。●清涼句:言少林寺清靜涼爽,不感酷暑炎熱。●別有句:言人問真有少林寺這樣逍遙的地上仙境。
蔥嶺當時遇宋云,手提只履果何因。
入山便得安心法,立雪能來斷臂人。
錫卓一泓云浸影,花開五葉地生春。
無勞照石瞻遺像,滿目青山是法身。
[詩名] 奉祀嵩山夜宿少林寺
[作者] 李允中,舒州人。宋元祐進士。
[注釋] ●蔥嶺:古時對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西部諸山脈的總稱,古代中國與西方之間的交通常經蔥嶺山道。●遇宋云:北魏使臣宋云在蔥嶺路遇達摩手提只履西歸。●果何因?:不知是何原因?●安心法:佛家語,謂守心不使外鶩。達摩禪師以心本清凈為上乘禪。教人安心法,即要人心象墻壁一樣堅定不移。●斷臂人:二祖求師,不僅有立雪的故事,且有“斷臂”之說。《傳燈錄》載:禪宗二祖慧可侍達摩,嘗夜大雪,侍立不動,積雪過膝,并謂:“愿和尚開甘露門(即為大眾說甘露凈法),廣度群品(即普度眾生之意)”,并取利刃斷其左臂于亭前。達摩感其誠,授之衣缽。二祖得衣缽后,在少林寺西南的缽盂峰善傷,后其徒眾為紀念其師立雪斷臂,在此建二祖庵。●錫卓句:據傳,二祖斷臂后,在少室山缽盂峰上養傷。達摩視之,見無水,擲錫杖于地,頓現一泓清水,顯出云影。錫卓,錫杖,即禪杖。●花開句: 達摩是西方禪宗二十八祖,到少林寺,傳“東土五祖”,開創中國佛教禪宗,遂使少林遍地皆春。五葉,喻禪宗五祖。●無勞二句:不必從面壁石中瞻仰達摩遺像,舉目所見,整個嵩山都是達摩真身。法身,佛家語,佛之真身為法身。
林深谷暝客子入,鐘鳴葉落秋山空。
煙云細裊石澗底,巒岫亂積松窗中。
唐碑漢碣蘚字剝,虎啼猿嘯羅燈紅。
獨坐悠悠息塵想,少室影下月出東。
[詩名] 少林寺
[作者] 李夢陽
[注釋] ●暝:暗。●客子:作者自稱。●巒岫: 峰巒。●唐碑句: 言少林寺中的古代碑碣因長滿苔蘚而字跡剝落不清。●羅燈: 佛寺燈火。●塵想:世俗的念頭。●少室:山名,為嵩山的一部分,東距太室約10公里。據傳,禹王的第二個妻子深山氏之妹曾居于此,后人在山下建少姨廟祀奉她,故山名“少室”。(室,妻子。少室即第二個妻子。)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即少林寺所在。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
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
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詩名] 宿少林寺 (用唐沈佺期韻)
[作者] 弘歷,曾兩次來嵩山。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三十日,作者西渡洛水至少林寺,是晚,駐此,制詩三首。
[注釋] ●六禪靜:禪宗初祖達摩的衣缽代代相傳,傳之五祖弘忍,集門徒數千人,以慧能最突出,有人稱為六祖,他主張“寂坐修心”,故稱“六禪靜”。●寺據句: 少林寺位于萬山深壑之中。●籟 (lai,賴): 風吹山谷發出的響聲。●夕作陰:據《登封縣志》載,清高宗“至少林寺,登邑稍旱。酉刻雷起,少室澍雨沛然,中夜而沾。車駕所臨,恩膏隨至,歡呼之聲,遍于巖谷。是晚駐蹕少林,御制詩三章。”
少林千載寺,少室二房山。
禪悅偶重叩,秋巖此乍攀。
樹姿紛綺繡,澗響靜潺湲。
卻見來時路,轘轅云外關。
[詩名] 少林寺
[作者] 弘歷
[注釋] ●禪悅:謂喜愛禪理,心神恬悅。●乍攀:剛剛攀登。●綺繡:彩絲繡織的圖畫。●轘轅:山名,在河南省偃師縣東,接鞏縣登封兩縣界。山路有十二曲,盤旋往還而得名。
震旦藂林首嵩少, 苾蒭千余盡英妙。
自從武德迄當今,爾曹于國亦有補。
隅來初地聽朝音,觀兵何事在抵林。
[詩名] 少林觀僧比武歌 (全詩36句)
[作者] 公鼎,字孝與.蒙陰人,明萬歷年進士。官禮部侍郎。
[注釋] ●震旦:中國的另一種稱法,今已不用。●藂林: 同叢林,是佛寺的另一種稱法。 首句意思即中國的佛寺首推嵩山少林。●苾蒭:梵語,即比丘,為出家受戒者之通稱,為僧人的另一種稱法。此句意思即少林寺千余僧人皆英豪。●初地:初祖之地,指少林寺。●祇林:佛教之地,為佛居說法之地,也指佛門之地。
秦王破陣樂,僧眾亦英雄。
鏖戰黃河下,生擒王世充。
千古少林寺,達摩面壁時。
嵩山無限好,慚愧我來遲。
[詩名] 題少林詩二首
[作者] 陳邇冬,當代作家。
[注釋] ●秦王句:即唐太宗李世民,未登基前封秦王,與王世充戰,得到少林僧眾幫助。
嵩高勝跡夢中尋,此日相攜訪少林。
四海名山夸第一,巨鐘重鑄振唐音。
[詩名] 偕內子胡主佑游嵩山少林寺(全詩8句)
[作者] 霍松林,今人。
[注釋] ●巨鐘句:據《少林寺志》記載:寺內原有巨鐘高懸,重1. 1萬斤,“聲聞三十里”,但已不存,今擬重鑄。
名山不愧稱嵩岳,古剎由來數少林。
葦渡初祖神入壁,絕世文碑紀古今。
[詩名] 游少林寺有感(原詩8句)
[作者] 宋景昌,今人。
[注釋] ●葦渡:據傳,達摩是乘葦桿編成的帆船渡海而來中國;另一說,達摩以一葦葉為舟渡江而來嵩山。●神入壁: 傳說達摩面壁9年,其神入壁石,使石上現出一個人影凹陷。
瓶缽曾攜伴此松,今宵危坐憶前蹤。
雪花六出聞啼鳥,海燕雙飛起臥龍。
三十余年惟好夢,百千萬劫亦英雄。
臨行回顧少林徑,益我難忘子夜鐘。
[詩名] 憶少林練拳
[作者] 海燈法師,原名范靖鶴,四川江油縣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曾拜少林武僧高手汝峰、丹巖為師,得少林武術真傳。
[注釋] ●瓶缽:僧人飲食器具,后成為佛教子弟傳道授業的代名詞。此句意是回憶當年曾在少林寺拜師學武,伴著山上的古松。●雪花六出:言在少林寺度過6個冬夏。●三十余年:今日距當初學藝已30余年。
九鼎蓮花炫玉彩,達摩面壁默禪懷。
祖庭遐邇名拳路,作健英兒追慕來。
[詩名] 嵩山少林寺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九鼎蓮花:嵩山少室山自古有“九鼎蓮花”之稱。●祖庭:禪宗稱少林寺為祖庭。●作健英兒: 熱愛武術的青年人。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小孤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北京市·居庸關》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