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廷嶸
芳菲過眼已成空,寂寞籬邊見幾叢。
顏色只從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風。
【評說】
本詩選自許廷嶸《竹素園集》。
許廷嶸(生卒年不詳),清代詩人,字子遜,號竹素,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康熙舉人。知武平縣。少英敏,精刀槊,遍游四方,交知名士。在官有善政。工詩,詩嚴于唐宋之界,尤工五言律詩及七言絕句。有《竹素園集》。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有詩云:“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確,隨著寒暑易節,春花夏草,如過眼云煙,全部為西風蕩盡;唯有菊花,在西風中孕育,在蕭瑟中吐芳。你看,那邊就有幾叢,靜靜地依傍著清冷的竹籬,凄清寂寞阻遏不了它的生機。寒風嚴霜更增添它的濃艷,在與秋霜的爭斗中愈顯精神和傲岸。它無意苦爭春,全不知世間有春風的撫慰,只是默默退隱,自甘寂寞,凌寒開放,散發著清香,裝點秋色,勝似春光。“花開不并百花紅”,這正體現出菊花不與趨時隨俗的無操之士斗艷的清雅。詩中“寂寞”一語,不僅道出菊花獨立疏籬,是“花之隱逸者”,而且暗示賞花人也獨立西風,物我融合,使菊花與畫菊、詠菊之人渾然統一,給讀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詩人的這首題畫詩,無只字明寫“菊”字,但卻緊緊抓裝籬邊”、“霜后好”這些反映菊花特征的詞,著力于表現秋菊之神,即鄭板橋所謂的“破籬笆外斗秋霜,避得暖風禁得涼。”(《十日菊》)這一虛擬手法的運用,較之一般的窮形畢相的外觀描摹,卻能在更高層次上,更豐滿完美地揭示了菊花的性格特征和風神。中國畫歷來就有“畫意不畫形”的傳統,作畫如此,題畫又何嘗不是如此,而且題詩在表現物象之神理方面,比畫筆更為深刻,入木三分。
上一篇:《題畫繭紙長幅與沈倩伯遠》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葡萄》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