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
鱗甲遮藏翡翠竿①,不驚風雨尚泥蟠②。
那知變化原俄頃③,猶作尋常筱簜看④。
【注釋】
①鱗甲:指筍殼。②泥蟠:盤曲于泥途中的蟠龍,指竹筍。宋·釋贊寧《筍譜》:“俗聞呼筍為龍孫。” ③俄頃:一會兒,頃刻。 ④筱:小竹。簜(dang):大竹。《尚書·禹貢》:“筱簜既敷。”《爾雅·釋草》:“簜竹”,郭璞注:“簜,竹別名。”
【評說】
本詩選自惲壽平《甌香館集·補遺詩》。
一竿新竹幾枝嫩筍,在南田的畫作中決非尋常之物,只有帶著詩心哲理去體會,才能領(lǐng)略其中一二,但也不能窮盡其中深意。在這首題畫詩中,“猶作尋常筱簜看”是全詩的綰合點。為何畫中的筍竹不能尋常看呢?詩的前三句作出了較為全面的點釋。起句寫筍殼堅如鱗甲,遮藏了翠竹的青青本色,翡翠瑯玕要想凜然挺立,首先得沖破它的阻力。看上去就是在寫竹,實乃喻世。鱗甲,古人常用以比喻人機心峻深,諸葛亮表都護李嚴曰:“嚴為郡職吏,用性深克,茍利其身。鄉(xiāng)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太平御覽》卷四九六引《江表傳》)南田之輩,品如貞竹,在其生活的時代中,受到的阻撓、挫折是今人難以想象的,而其中以人為的迫害居多。對此,畫家不無感慨,借竹抒懷,消釋胸中塊壘。
面對眼前的困難與阻力,翠竹是作如何計議的呢?詩作緊承而下,作出了正面的交代。它并不是屈膝妥協(xié),喪失自我人格的尊嚴,而是蟠曲在泥土之中,不斷地蓄積精銳,在農(nóng)歷驚蟄下雨打雷之后,它便沖破阻力,戰(zhàn)勝世間的一切兇險與邪惡,迅速從泥中抽出長大。沉默許久,終于在頃刻之間爆發(fā)出生命的力量,雖然這一刻短暫了些,但畢竟還是值得人們贊嘆的。對于這一層,凡夫俗子是萬萬不能領(lǐng)悟的。在此,畫家又賦予詩作一層深意,借竹筍的俄頃變化,寄托了他對世間俗眼不能識人于未遇之時的無限感嘆。至此,畫中竹的寓意就非常清晰,其中飽含了作者的人格精神和無限感慨,確實不能等閑觀之。而這一切無不得益于題畫詩的詮釋。
上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