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趙令畤·蝶戀花》
趙令畤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①。盡日沉煙香一縷②,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鑒賞】 此詞寫閨中情,大約作于寧遠軍承宣使任上。
上闋惜花傷春。“欲減” 三句,將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婦形象呈現(xiàn)在暮春時節(jié)的庭院中。時令雖已暮春,但天氣尚有一絲微涼。想減羅衣而又畏寒這一細節(jié),將節(jié)候的無常、少婦的嬌怯和心情的無奈均表現(xiàn)出來。珠簾垂掛,人躲在閨房深深處,這既緊承前面所寫畏寒,又使妙齡少婦在珠簾的掩映之后,平添許多若隱若現(xiàn)的美感。“紅杏” 一句,反用宋祁 “紅杏枝頭春意鬧” 詩句。此時,紅杏不是正當濃春盛開枝頭,而是想象中暮春時節(jié)凋零飄落。惜花之情,問話中神情可見。“啼痕”一句,言淋雨的花瓣如花啼哭的淚痕,只恨清明時節(jié)雨打落花,殘紅墜地。此處,恨的主體可以理解為傷春之人,也可以理解為飄零之花。人所以傷春,是因為殘紅飄零引發(fā)了自己的聯(lián)想。閨中少婦正如這枝頭花朵,經(jīng)不起雨打風吹,傷春即是傷己。花瓣如淚,而閨中少婦也隨著這如淚花瓣的飄落而自傷落淚。
下闋寫懷人愁緒。裊裊上升的一縷沉香,正如人之思緒,飄忽不定而又連綿不絕。同時,居室之雅潔,主人之幽情,都從 “盡日沉煙香一縷” 體現(xiàn)出來。“盡日” 一詞,似乎是室中之人煩悶不耐的自言自語。“宿酒醒遲”,與前面 “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 相互呼應,將滿懷愁緒之人的慵倦煩悶之狀活畫了出來。“惱破春情緒” 一句,直接點明人之心情。昨夜因為惱春,借酒澆愁卻不勝酒力,次日遲遲醒來卻見一幅殘春景象而更生煩惱。“飛燕” 一句,于無可排遣之地,將無端惱怨怪罪到飛燕身上,怨它錯傳信息,致使簾內之人誤以為夫君即將歸家而空自歡喜,何況是 “又” 一次誤解歸信。結句以 “小屏風” 上之景結其思念夫君之情。西江路,是指廣西蒼梧一帶之西江,正好是詞人當時任所之地。注目圖上西江路的細節(jié),正是對遠在西江之人的綿綿思念,感情真摯,結句悠遠。
上一篇:《蘇軾·蝶戀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西江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