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
峰頭黛色晴猶濕,筆底春云暗不開。
墨花淋漓翠微斷,隱幾忽聞山雨來。
【評說】
本詩選自惲壽平《甌香館集》卷六。
俗語曰:“文似看山不喜平。”在畫中,“一幅丘壑,亦斷無一處陰凹之理,如將濃墨散開,則五色斑斕,高高低低,望之自不能荊”(清華琳《南宗抉秘》)所以,善山水者,十分注重墨色的潤澤,因為“墨色不滋潤,謂之枯,枯則無生意。”(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訓》)為了使山水畫中的墨色潤澤斑斕,高明的畫家在用墨時,十分強調用水,李鱓在一幅題畫的識語中曾講過:“筆與墨作合生動,妙在用水。”因為“用新汲之清水現研之頂煙,毋使膠滯,取助氣韻耳。”(清華琳《南宗抉秘》)山色在水墨的暈染之后,畫上云蒸霞蔚,霧氣氤氳,仿佛進入了一個虛幻縹緲的神仙世界,整個畫面就顯得自然流暢,氣韻生動,這正是中國畫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無怪乎清代畫家張式在《畫譚》中要作如下的論述:“墨法在用水,以墨為形,以水為氣,氣行形乃活矣。古人水墨并稱,實有至理。”
惲南田早年在伯父指導之下,專攻山水,著色清淡,墨氣淋漓,以“神韻”為宗。這首題畫詩就是對自己較為得意的水墨山水的描繪。斜風吹拂,雨腳散亂,在斜風細雨的映襯下,山色空蒙,煙霧繚繞,隔江而立的群山,早已若隱若現,只能從雨霧中依稀辨出三四座峰項,雨霧飄浮于半空之中。這種畫境,只有純熟掌握了水墨技巧,才能臻至的。這種朦朧的畫境是南田的追求,而且在他早年的山水畫作中并不少見,從他另外兩首題詠山水畫的詩作中也可得到印證:
懸知灑墨如風雨,亂染煙山紫翠痕。(《題石谷畫》)
斜風吹煙雨腳亂,零落隔江三四峰。(《題畫》)
上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