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范寬墨法似營丘①,散落人間二百秋。
咫尺畫圖千里思②,山青水碧不勝愁。
【注釋】
①營丘:五代畫家李成,營丘人,人稱“李營丘”。②“咫尺”句:彥悰《后畫錄》論展子虔畫:“尤善樓閣人物,亦長遠近山水,咫尺千里。”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一。
范寬,北宋畫家,字中立,一說原名范中正,字仲立,因生性寬和,人稱范寬,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初學李成,后悟曰:“與其師于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于物者,未若師諸心。”(《宣和畫譜》卷一一)善畫山水,論者以為其“得山之骨”,與關仝、李成齊名,被稱為“三家山水”。有《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等作品傳世。
這首小詩,首先揭示了范寬的師承關系。劉道醇《圣朝名畫評》云:“學李成筆,雖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對景造意,不取繁飾,寫山真骨,自為一家。”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說:“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者,營丘之制也。”范寬喜染水墨,常用點皴,這種墨法似李成。盡管范寬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能獨辟蹊徑,自成一家,但他確實深受李成的藝術影響。王蒙的題畫詩,抓裝墨法似營丘”這一點點明范寬的藝術淵源。范寬與王蒙的生活年代相距近三百年,詩云:“散落人間二百秋”,這是約數。第三句詩,論說范寬山水畫的筆勢。劉道醇評李成山水畫時說過:“精通造化,筆盡意在,掃千里于咫尺,寫萬趣于指下。”(《圣朝名畫評》)范寬的畫既能“咫尺畫圖千里思”,這說明范寬深得李成畫法的精髓。結句拍合到畫面上,“山青水碧”,全詩只有這一句寫畫面具象。范寬筆下的青山碧水,逗起人們無邊的愁思。全詩從范寬的藝術淵源落筆,繼論范寬筆勢,最后回叩畫面景物,以景結情,風神悠長。
上一篇:《題耕織圖(選二)》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范道士二牛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