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
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評說】
本詩選自李東陽《李東陽集》之《詩后稿》卷一○。
自北宋以后,墨竹成為獨立的畫科,文人雅士畫竹、題竹之風日盛,任率落筆,放于性情,各具情態,神韻宛然在目。元代著名畫家柯九思(字敬仲),長于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墨竹為佳,并著有《竹譜》一書。他的墨竹,倪瓚曾給予極高評價:“檢韻蕭蕭人品系,篆籀渾渾書法俱。”(《題柯敬仲竹》)惜云林居士之言僅僅囿于畫法技藝,未及風格神韻。而李東陽此首題詠,正著力于此,二者互為表里,不妨將其比類共賞。
歷代畫竹者頗多,而對其難易,各立其說。元人吳鎮以為畫竹“疊葉為至難,于此不工,則不得為佳畫矣”(《佩文齋書畫譜》卷一六)。而倪云林卻不以為然,輕描淡寫地說:“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繁與疏?”(《佩文齋書畫譜》卷一六)李東陽又與古人不復相同,以為不必論其難與易,繁與簡。柯九思寫竹,“干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意。”(《佩文齋書畫譜》卷一六《元柯九思論畫》)故而云林稱贊他“篆籀渾渾書法俱”,確為精品。柯敬仲此幀墨竹雖只寥寥幾筆,而實難于繁。請君試看這蕭蕭的幾片枝葉間,“筆端隨意長清標,疏葉生風剪剪飄”(柯九思《題李息齋墨竹四首》),令人頓生寒意,猶如滿堂風雨,飄飄其間。這才是畫竹的化境,即前人所謂:“畫竹須腕中有風雨。蘇子云:‘當其下筆風雨快’,此真得寫竹上上乘。”(明人魯得之論畫竹語,見《佩文齋書畫譜》卷一六)顯然,詩中“風雨”之生,便是云林所謂“胸中之逸氣耳”。詩人深深把握住畫家借竹寫心,用心畫竹這一藝術神脈,不但準確地再現柯九思墨竹的高超技巧,更傳神寫照地表現出內在的神韻和魅力,極富理性的深度,啟人深思。
上一篇:《枯木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柯敬仲墨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