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千載經綸一禿翁①,王公誰不仰高風?
緣何坐所添丁慘②,不住山中住洛中?
【注釋】
①經綸:原義為整理絲縷,引申為處理國家大事。禿翁:年老禿發的盧仝。②添丁慘:盧仝有子名“添侗。后人傳說盧仝遭“甘露之禍”,被太監于其腦后加釘釘死,慘遭橫禍。這個傳聞不可信,無史實根據,劉克莊《后村詩話》前集卷一以為“或主好事者為之”。
【評說】
本詩選自唐寅《唐伯虎全集》卷三。
唐寅善畫人物,尤長于仕女圖,他也喜歡以歷代著名詩人作為題材,寫入畫中,并題詩配畫,攄寫自己的情思。如《題自畫淵明卷》、《題自畫和靖卷》、《題自畫杜牧卷》、《題自畫白樂天卷》、《題自畫秦淮海卷》、《題李白圖》等,可惜這些畫卷,大多散佚,題畫詩卻被保存下來,通過這些詩,還約略可以見到這些畫作的藝術風貌。這些題畫詩并不是全面摹寫畫面人物的容貌、形態、服飾,大多有所側重地表現他們的風神情致。這種題旨,又往往與畫家唐寅的主觀情感、自身性格息息相通,很容易達成畫像與自我的交融。《題自畫游明卷》著眼于陶淵明的安貧自適、歸田閑散的風雅情致:
五柳先生日醉眠,客來清賞榻無氈。酒貲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额}自畫白樂天卷》,同情他轉徙淪落的遭際,表現他老去風情猶在、怡然自適的性格:
蘇州太守白尚書,酒盞飄零帶疾移。老去風情猶有在,張娟駱馬與楊枝?!额}自畫杜牧卷》,側重表現他風流倜儻的風神:
司空幕府逼晨開,平善街頭日夜來??闲怒偦ㄅf游處,至今猶唱紫云回。《題自畫濂溪卷》,則注重表現他神清癖雅的情致:
草苫書齋石壘塘,闌干委曲繞溪旁。方床石枕眠清晝,荷葉荷花互送香?!额}自畫和靖卷》,側重表現他賞梅覓句,陶然自樂的情趣:
約閣江梅遠近山,一天風月繞柴關。休言鳥斷人蹤絕,覓句逋仙正不閑。
唐寅很同情唐代詩人盧仝的命運,因而畫了這幅《盧仝煎茶圖》,題詩一首,補充申發畫意。這首題詩贊頌盧仝的高風亮節,著重表現盧仝慘遭“甘露之禍”,一抒同情的情懷。詩從盧仝的學問鍥入。首句指盧仝專精于《春秋》之學,《春秋》一書專講國家大事,所以唐寅用“經綸”二字指稱之。唐代啖助、趙匡專攻《春秋》之學。盧仝亦宗此學,著有《春秋摘微》四卷,宋代人還曾見到此書,如祖無擇、許覬、晁公武,晁氏《郡齋讀書志》著錄過此書。韓愈也稱贊他:“《春秋》五傳束高閣,獨括遺經究終始”,“先生抱才終大用,宰相未許終不仕”(《寄盧仝》)。大家都熟知盧仝是詩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精熟《春秋》學,具有杰出政治才能的人,所以唐寅要為這位千載難逢的文人發出感慨,說:“千載經綸一禿翁”。次句,用反詰語氣,寫出盧仝的高風亮節,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五:“家甚貧,惟圖書堆積。后卜居洛城,破屋數間而已。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終日苦吟,鄰僧送米。朝廷知其清介之節,凡兩備禮征為諫議大夫,不起?!笨梢姳R仝是一個安貧樂道、淡泊功名的人。詩的三、四句,采用倒卷法,仍用反詰語氣,說盧仝為什么不隱居在深山,卻要住在洛陽城中,因而遭到“腦后加釘”的慘禍。盧仝死于元和七或八年,而甘露事變發生在大和九年,盧仝不可能死于甘露事變中。但歷代載籍卻一再記述,如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四中云:“(仝)后死于甘露之禍?!毙廖姆俊短撇抛觽鳌肪砦逡嘣疲骸?仝)竟同甘露之禍”。明人未加細辨,信以為真。唐寅承舊說,寫下這首題詩,對盧仝的遭遇深表同情。詩是好詩,但與史實不符。
上一篇:《題美人圖四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蓮花峰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