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原
奔騰駿骨云路長,蕭灑神鬃風露涼。
沙場春牧草肥雨,野徼秋嘶楓隕霜。
三關戰士黃金甲,五陵俠客紅絲韁。
朝羈暮絡只腸斷,華山煙樹遙蒼蒼。
鄧文原(1258—1328),元詩人。字善之,一字匪石,綿州(今四川綿陽市)人。官至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博學善書,文風溫醇典雅,詩尤簡古而麗逸。有《素履齋稿》。
趙孟頫不僅善畫山水、人物,也是鞍馬畫的名家,并將技法傳授給其子趙雍、其孫趙麟,畫史上有“趙馬”之稱。趙孟頫對畫馬也極為自負,據《輟耕錄》載: “趙文敏公題所畫馬云: ‘吾自幼好畫馬,自謂頗盡物之性。友人郭祐之嘗贈余詩云:世人但解比龍眠,那知已出曹韓上。曹韓固是過許,使龍眠無恙,當與之并驅耳。’”他自謙地說友人認為他已超過唐代的畫馬名家曹霸、韓干實不敢當,而又自負地說他確實可以跟宋代畫馬名家李公麟并駕齊驅。從今存名作《秋郊飲馬圖》、《浴馬圖》、 《奚官調馬圖》、 《人騎圖》等完全可以證實郭祐之的這兩句詩決不是虛譽之辭。
鄧文原此詩究竟是題寫趙氏哪一幅馬圖現在雖已無法具體考出,但此詩藝術手法高超,不僅生動地再現了圖中馬的形態、姿勢,還寫出了馬的神采、駿骨,品味出畫家深沉的寄托,所以是值得我們深入鑒賞的。
首聯總贊趙氏畫馬骨駿神揚。詩人說,趙氏所畫之馬,鬃毛高揚,風神瀟灑,體健骨駿,沖風犯露,大有“路遙知馬力,奔騰日千里”之概。觀趙氏畫馬,大多追蹤唐馬造型,馬體肥碩;而筆法簡明,多用白描,很像北宋李公麟,線條流暢,栩栩如生。
頷聯寫趙氏畫馬神態各異,靈活多變。詩人說,趙氏所畫之馬,或于雨肥春草的季節在牧場上津津有味地嚼著嫩草,或于霜隕丹楓的季節在原野上迎著秋風昂首嘶鳴。詩人采用以點代面的手法告訴讀者,趙氏總是抓住馬的各種動態特征,靈活生動地塑造出各種馬的形象來,令人愛不釋手。趙氏自跋其《百駿圖》的長詩寫道:
沙樹歷歷沙草荒,江上誰開芻牧常馬群所聚凡一百,飲秣而俯嘶而昂。寢訛浴涉踶目驤,或乳或駐或軋瘡。三縱五橫不成行,若龍若
上一篇:《題墨竹圖三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巴船出峽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