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杲
綠窗無長物①,樹蕙與滋蘭②。
光風布淑氣③,揚揚畹畝間④。
窗外何所有,修竹萬千竿。
密葉敷午陰⑤,勁節當歲寒。
方欣同臭味,且以報平安⑥。
吾妹忽來顧,綠紗生薄寒⑦。
幔結貽佩纕⑧,重重青瑯玕⑨。
寫真一揮灑,翰墨猶未干。
古意鎮長在⑩,高風渺難攀。
況有斐比德(11),懿名垂不刊(12)。
【注釋】
①長物:剩余之物。②樹蕙與滋蘭:種植蕙草與蘭花,語出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③光風:雨過日出,風和日麗的景象。淑氣:溫和馨香之氣。④揚揚:散布。畹(wan):十二畝為一畹。⑤敷:鋪陳。⑥報平安:段成式《酉陽雜俎·支植下》:“衛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成廷珪《題崔原亨竹深處》:“日憑童子報平安。” ⑦“吾妹”兩句:暗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⑧佩纕(xiang):佩帶,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⑨瑯玕:美石。⑩鎮:常,久。(11)斐:五色相宣,喻文采。《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比德:即儒家的“比德說”,將生物之自然屬性比擬人的道德,也就是自然特性的道德化、人格化。(12)懿名:美名。不刊:永不磨滅。
【評說】
本詩選自陳衍《元詩紀事》卷三六。
管道杲(生卒年不詳),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道升之姊,適南潯姚氏,亦善書畫,曾為道升題畫,有手書《觀世音普門品》,趙孟頫題其后。關于管道升畫作本圖的本事,管道杲的題跋,記載得非常詳細,云:“至大二年四月二日,吾妹魏國夫人仲姬見訪于南潯里第,安坐君子軒,夫人笑曰:‘君子名軒,何以無竹?’爰使奴磨墨,寫此幅于軒中。夫婦人之事,箕帚中饋刺繡之外,無余事矣。而吾妹則無所不能,得非所謂女丈夫乎?為吾子孫者可不寶之!他日妹丈松雪來看,當可乞題詠也。姚管道杲識。”
這首十韻五言古詩,用平聲寒韻(只有一個間字,通用鄰韻刪韻),一韻到底。詩人先用五韻寫南潯姚家君子軒雅潔幽美的周邊環境,蕙草、蘭花具有君子之德,但在這首詩里屬陪襯之物,以突出窗外修竹。管道杲用大量筆墨(占全詩文字之一半)描寫真竹,贊美真竹,正是為后半首的描寫管道升畫作竹圖的雅舉和形容墨竹風神,作必要的鋪墊,起著重要的映帶作用。“吾妹忽來顧”以下十句,始入畫竹正題。先寫管道升來訪南潯姚家宅第。吾妹來顧,何以紗窗生寒?原來這里暗用杜甫《佳人》詩意,贊美吾妹管道升是“佳人”。“幔結”四句,描寫仲姬作畫的過程,結束帷幔,以增光亮,貽佩纕結衣裙以利活動,揮灑筆墨描畫翠竹,一重又一重的如碧玉般的竹子便出現在絹上,墨氣猶自淋漓,呈現勃發生機。“古意”兩句,贊美仲姬畫竹立意高古。趙孟頫《修竹賦》云:“操挺特以高世,姿蕭灑以拔俗,葉深翠羽,干森碧玉。……意參太古,聲沉寥泬,耳目為之開滌,神情為之怡悅,蓋其媲秀碧梧,托友青松。”仲姬畫竹的古意、高風,與其夫之《修竹賦》的審美理想完全一致。詩的最后二句,對仲姬墨竹作出總評價,以收結全篇。趙孟頫《修竹賦》:“至于虛其心,實其節,貫四時而不改柯易枝,則吾以是而觀君子之德。”仲姬畫竹體現出這種美學理想,墨竹斐然有文采,象征著君子之美德,美名永不磨滅。
這首詩只有“重重青瑯玕”、“翰墨猶未干”兩句,寫到畫面上竹的形象,狀其色澤,貌其氣韻。然而,寫君子軒外的真竹,寫仲姬作畫的過程、評仲姬畫竹的美學思想,都緊扣“仲姬墨竹”的題意,真是句句寫竹,這便是本詩獨異迥絕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題東坡畫竹》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仲姬墨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