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
參天古木相繆枝①,嵌空怪石銜清漪。
兩猿上下一旁掛,兩猿熟視蒼蛙疑。
蕭蕭叢竹山風吹,海棠杜宇相因依。
下有兩獐從兩兒,花餐草嚙含春嬉。
易老筆精湖海推,畫意忘形形更奇。
解衣一掃神扶持②,他日自見猶嗟咨。
金錢百萬酒千鴟③,荊南將軍欣得之。
老禪豪取橐為垂,白晝掩門初許窺。
房櫳炯炯明冬曦④,榛叢羽革分毫厘。
殘編未終且歸讀,歲暮有閑重借披。
【注釋】
①相繆枝:樹枝互相絞結。②解衣:形容畫家作畫時的狀態,語出《莊子·田子方》:“宋元君將圖畫,眾史皆至。……公使人覘之,則解衣般礴,贏。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③鴟(chi):盛酒器皿。④橐(tuo):盛物袋子。⑤炯炯:明亮。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二六。
秦觀(1049—1100),宋代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蘇軾學生,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神宗元豐八年(1036)進士及第,蘇軾以賢良方正薦除秘書省正字,歷仕蔡州教授、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杭州通判。紹圣初,坐黨籍,徙郴州、雷州。徽宗朝赦回,卒于藤州。工詩詞,尤以能詞稱,清麗和婉,深有情致。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易元吉,宋代畫家,字慶之,長沙(今屬湖南)人。天資穎異,擅四季花鳥,獐猿孔雀等。受趙昌“寫生”的影響,他尋訪名山勝川,細心觀察自然景物和野獸生活習性;還在家里營造園圃,開鑿池沼,種植花草樹木,馴養水禽山獸,以便觀察它們的生態。他所畫動植物“如生”(湯垕《畫鑒》)富有天趣。米芾評他的花鳥畫“徐熙后一人而已”(《畫史》)。治平元年(1064),召入宮廷,畫花石、珍禽、猿獐,奉詔畫《百猿圖》。據米芾《畫史》記載,說他遭到其他畫家嫉妒,“竟為鳩死”,死于非命。傳世作品有《聚猿圖》、《猴貓圖》等。
這首題畫詩分四層寫。前八句為第一層,表現畫面景物。易元吉常將獐猿等動物放在山石樹竹的優美環境中加以描畫,所以,這八句詩,兩句寫植物,兩句寫動物,交互推進,使動、植物相得益彰。四句先寫猿。畫面上有四只猿,兩猿倒掛在樹枝間,兩猿定睛觀看山蛙,它們生活在古木參天、怪石嵌空、清水漣漪的環境里。四句再寫獐。畫面上有四只獐,兩只小獐隨從兩只大獐,嚙草餐花,在春光中盡情嬉戲,它們生活在山風吹竹蕭蕭作響,海棠杜鵑爛漫開放的環境里。詩句準確地傳達出易元吉畫面上猿獐的生態和神情。
“易老筆精湖海推”以下四句為第二層,贊美易元吉的畫藝。易元吉筆墨精妙,為天下人推重。他作畫注重寫生,也重視“畫意”。一旦“畫意忘形”時,想象更為奇特,筆下便出現“形更奇”的效果。作畫時,易元吉解下衣服,不拘形跡,揮灑筆墨,像有神靈扶持;異日自己重新看到這些畫,也為之嗟嘆不已。歷來畫論家都肯定易元吉在寫生方面的成就,如鄧椿《畫繼》說:“多游山林,窺猿獐禽鳥之樂,圖其天趣。”秦觀卻進而指出易元吉既重形又重意、既重形似又重神似的創作實踐和藝術觀念,是難能可貴的。
“金錢百萬酒千鴟”以下四句為第三層,記述易元吉《獐猿圖》的流傳過程。先是“荊南將軍”用金錢和美酒欣然獲得這幅畫;后是“老禪”用下垂的錢袋換取此圖,視為至寶,白天關了門才肯展畫觀看。這四句詩從易元吉畫價重的角度,衡量《獐猿圖》的藝術價值,這種表現手法,與王安石用“華堂豈惜萬黃金”形容惠崇畫藝術價值的手法相仿。
最后四句為第四層,描寫觀畫感受。冬日晴天,在畫主人家明亮的房櫳里觀畫,畫上樹木的枝葉、禽獸身上的羽毛和皮毛,都看得清清楚楚。結尾二句,是說自己不能久留,還得回家讀書,因此提出了到年終有空閑時再來披圖展玩的愿望。詩人用“看不足”,觀畫意猶未足的藝術意想,贊頌易元吉《獐猿圖》之精妙,與上面詩意遙相呼應,起著收結全篇的藝術作用。秦觀在再現畫面景物以后,緊接著贊揚畫家的藝術造詣,闡發形意相生的畫理,敘寫此畫的流傳過程,最后抒寫觀感,層層鋪敘,不斷拓展詩思,使本詩成為一篇結構非常完整,含蘊量非常豐富、“神王氣完”的長篇題畫詩。
上一篇:《明皇秉燭夜游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易元吉獐猿圖歌》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