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丘郎才氣春景晴,風喧百果草木生。
眼如霜鶻齒玉冰,擁書環坐愛窗明。
松花泛硯摹真行,字里藏穎秀勁清,
問誰學之果《蘭亭》?
我昔頗復喜墨卿,銀鉤蠆尾爛箱籯,
贈君鋪案粘曲屏。
小字莫作癡凍蠅, 《樂毅論》勝《遺教經》。
大字無過《瘞鶴銘》,官奴作書欺伯英。
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卿家小女名阿潛,眉目似翁有精神。
試留此書他日學,往往不減衛夫人。
丘十四,即丘郎,排行十四。右軍書,即王羲之書。黃庭堅以其所收藏的數種王羲之書贈與友人丘郎,并作詩贈之。詩中表達了黃庭堅重要的書學思想。
該詩第一至七句為第一層,贊頌丘郎其人其書。
第一、二句以春明景和,草豐木茂的蓬勃生機來比喻丘郎的才氣,從而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這一藝術手法是值得肯定的。第三、四句寫窗明幾凈,擁書環坐,丘郎眼如霜鶻之有神,齒如冰玉之潔白。霜鶻,秋天之鶻。鶻,鷹隼類猛禽。這兩句是為丘郎出色地傳神寫照。第五、六句寫丘郎的書法生涯。案上鋪著精致華美的松花箋,硯中磨滿了墨,丘郎正在摹寫“真行”,他字里藏著鋒穎,風格秀勁而清新可喜。松花,一種淡黃色的紙。李石《續博物志》: “元和中,元稹使蜀,營妓薛陶造十色彩箋以寄,元稹于松花紙上寄詩贈濤。”屠露考槃余事》有“造松花箋法”。真行,即行楷,王羲之《蘭亭序》就是用行楷寫的。藏穎,即藏鋒, 《蘭亭序》藝術特色之一即為鋒藏字內,含蓄蘊藉。
第七句“問誰學之果《蘭亭》”,為該層承上啟下的過渡。 “問誰學之……”,即“問學誰之《蘭亭》”。 《蘭亭》傳世,有種種版本,真偽難辨。所以黃庭堅問道:你所學的是誰家的《蘭亭》呢?這果真是《蘭亭》嗎?
第八至十句為第二層,寫以自己的書作贈友人丘十四。
詩人說,我過去頗為喜愛書法,索靖式的銀鉤蠆尾充滿了箱篋,現在拿來相送,以供鋪在幾案之上,或用以粘貼在可以折疊的屏風上。墨卿, “卿”為對友人的尊稱。詩中“墨卿”是對書法的擬人化的美稱。銀鉤蠆尾,為書藝筆法。蠆(chai)尾,蝎子鉤起的尾巴。書法中稱“乙”的末趯,叫“蠆尾”。庾肩吾《書論》: “或欲挑而還置……是以鷹爪含利,出彼兔毫;龍管潤霜,游茲蠆尾。”欲挑還置,是說遇到鉤趯,必先駐鋒而后趯出。西晉書法家索靖自稱其書為“銀鉤蠆尾”,就是說他的趯法,如銀鉤之遒勁有力。籝(ying),竹籠,此指盛書畫文物的箱篋。 《漢書·韋賢傳》: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在詩體上,這一層為三句一組,與上一層的三句一組插入全詩之中,顯得別致,生動而活潑。
第十一至十六句為第三層,這一層為黃庭堅對古代書法名作的評價以及關于如何學書成家的論述,是全詩的主干和中心。
黃庭堅認為:小字不能寫得如癡凍的蒼蠅一樣,縮瑟而不活靈,局促板律而無神;就傳為王羲之的小楷名跡來看, 《樂毅論》要勝過《遺教經》。確乎如此,孫過庭《書譜》就評王書《樂毅論》為“情多怫郁”。黃庭堅又指出:就大字來說,沒有哪個作品超過焦山《瘞鶴銘》(參見本書蘇舜欽詩的賞析)了;再就草書來說,王獻之作書也超過了張芝。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王獻之的小名。伯英,即東漢著名草書家張芝,字伯英。為什么黃庭堅認為王獻之能超越草圣張芝呢?因為王獻之有創新精神,他在十五六歲時就不滿于舊法,曾對其父說:“大人宜改體。”張懷瓘《書斷》也說他“幼學于父,次習于張(芝),后改變制度,別創其法,率爾私心,冥合天矩,觀其逸志,莫之與京……蓋欲奪龍蛇之飛動,掩鐘、張之神氣”。黃詩正是據此立言的。
黃庭堅由王獻之的創新之路,進一步推論道: “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這是黃庭堅的書學名言。是的,藝術切忌隨人后。當然,學書離不開臨碑帖,這是必由之路,但是,臨習是為了創新。跟隨別人,亦步亦趨,墨守陳規,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始終只能后于別人;相反,只有別辟蹊徑,另創新路,最后自成一家,才有可能超越前人,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來。黃庭堅的這兩句詩,直至今天仍不失其現實意義。
第十七句至篇末,為第四層,照應詩題,點明贈右軍書的目的。
黃庭堅在詩末說,丘十四家的小女阿潛,眉目似其父而有精神,如將所贈的右軍書留給她,以供日后學書之用,就有可能使她成為東晉衛夫人式的女書法家。這也表現了詩人對友人下一代的關切。
晉陸機《文賦》說: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一篇之中,在關鍵之處如立片言作為警辟之句,就可能使通篇生輝。黃庭堅詩中的“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正是“一篇之警策”,它猶如珠玉一般,熠熠生輝,照亮了全篇的意蘊。
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黃庭堅論書詩告訴人們:如能在詩中錘煉出如珠似玉的一二警句,就能發揮其輝山媚川的片言居要作用,詩也就有了理論的深度,就能給人以智慧和啟悟。
上一篇:《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僧壁題張太史畫松》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