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其二)
李商隱①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②。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③。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④。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⑤。
【注釋】
①李商隱:見《宿駱氏亭懷崔雍崔袞》。
②“颯颯”二句:颯颯:風聲。屈原《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芙蓉:荷花。輕雷: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此語意雙關。
③“金蟾”二句:金蟾:蟾蜍形態的金屬香爐。嚙,咬。鎖,香爐的鼻鈕。玉虎,用玉石裝飾如虎狀的轆轤。絲:井繩。二句中“香”諧“相”,“絲”諧“思”。
④賈氏窺簾:典出《世說新語·惑溺》:“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充每聚會,賈女于青瑣中看,見壽,悅之。”賈女與韓壽私通,后為父發覺,乃以女妻韓壽。宓(fú)妃留枕:《文選》中曹植《〈洛神賦〉序》:“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李善注謂,魏東阿王曹植求甄逸女不遂,為其兄曹丕所奪,是為甄后,后被郭后讒死。曹植“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子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歡情交集。”植感而作《感甄賦》,魏明帝改為《洛神賦》,以宓妃喻甄后。
⑤春心:向往愛情之心。灰:滅,沒有希望。亦可解為燒盡后的灰。
【賞評】
這首詩以春天始,以春心終。“颯颯”句妙絕,起首一句便籠罩萬物,寫出春寒料峭時憂悶、暗沉的境界。這是物境,又是心境。颯颯東風細雨來,有希望也有寒冷;輕雷遠至的芙蓉塘雖透出春天消息,卻仍是濕冷、陰沉的所在。金蟾、玉虎,華美而沉重;香、絲,縹緲而易斷,形成鮮明的對比。嚙鎖燒香,給人以執著、緊張的感覺;牽絲汲井,又給人以脆弱、懸心的感覺;這正是李商隱愛情詩中較為常見的心理。香、絲諧音著相思,整句隱隱透出無奈、悲哀的意蘊。“賈氏”句似以兩個歷史典故形容贊美愛慕的對象,也可理解為以之代言古今情事。“春心”句寫盡愛情、相思的痛苦,寸寸灰燼乃來自于燃燒的煎熬,“莫與花爭發”這沒有執行力的自勉,更表現出無計可消除的感情的纏綿與執著。
好的詩,往往能夠自創一個完整、令人忘卻其他的藝術世界。這首詩便是如此。首聯形成整首詩的基調氣氛,頷聯、頸聯對仗工整,精工富麗,尾聯簡潔、雋永地結束全詩,意境完整,文脈貫通。這首詩在七律詩歌中別具一格,意象幽美、繁瑣,情感執著、纏綿、憂悒,詩意易以心意解、難以句解,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
【詩評選輯】
①明·廖文炳《唐詩鼓吹注解》卷七:末則如怨如訴,相思之至,反言之而情愈深矣。
②清·朱鶴齡《李義山詩注》卷上:“窺簾”、“留枕”,春心之搖蕩極矣。迨乎香銷夢斷,絲盡淚干,情焰熾然,終歸灰滅。不至此,不知有情之皆幻也。
③清·紀昀《玉谿生詩說》卷上:起二句妙有遠神,不可理解,而可以意喻。“魏王”二字,合是“陳王”,為平仄所牽耳。賈氏窺簾,以韓掾之少;宓妃留枕,以魏王之才。自顧平生,豈復有份及此,故曰“春心莫與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此四句是一提一落也。死手皆寓言也,此作較有韻味,氣體亦不墮卑瑣。
④清·章燮《唐詩三百首注疏》卷五:(結二句)幻思妄想,徒亂春心,所以“春心莫與花爭發”也。此詩全用襯托法。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四首(其一)》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無題四首(其四)》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