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冢
羅 隱①
寂寂荒墳一水濱,蘆洲絕島自相親。
青娥已落淮邊月,白骨甘為泉下塵。原上荻花飄素發,道傍菰葉碎羅巾。雖然寂寞千秋魄,猶是韓侯舊主人②。【注釋】
①羅隱:見《煬帝陵》。
②韓侯:即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后改封淮陰侯。韓信微賤時,曾受漂母(在水邊漂洗衣服的老婦)之恩。
【詩本事】
此詩詠韓信落難時受漂母一飯之恩事。《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賞評】
此詩立意獨到,選材新穎,語言凄美,堪稱精品。首聯中“荒”字極富深情,表露出詩人的眼中所見及心中所感。漂母生前人皆不知其名,死后也只是與水中孤島親近,這兩句渲染的荒涼味頗濃。頷聯詩人用美妙的詩句寫出歷史的滄桑,“塵”字體現出詩歌所特有的意象美,極好!昔時的“青娥”已變為今朝的“白骨”,歷史就是這么無情,總讓人心生凄婉!頸聯詩人以景抒情,借“原上荻花”、“道旁孤葉”之蕭瑟景象寫出碎心的情感,為佳篇中之佳句。尾聯二句,詩人在“寂寞”的墳冢前似突然憶起了漂母往日的光輝,盡管她的魂魄已寂寂寥寥千年了,但她畢竟是淮陰侯韓信的救命恩人。
再總觀全詩,詩人先寫悲涼的“荒墳”之景。再抒凄婉的“已落”之情,后表顯赫的“舊主人”身份,感情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布局極好。
上一篇:張 喬《河湟舊卒》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張 籍《猛虎行》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