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浙江省·六和塔》古詩詞賞析大全
六和塔,在杭州市城南錢塘江邊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 (970年) 吳越王錢椒為鎮江潮而建。塔身9層,后毀于兵火,現塔為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外部木構檐系清光緒重建,每層中心都有小室,柱子砌有踏磴,游人可拾級通達頂層。其外觀之雄偉,結構之精巧、堅固,在我國建筑史上實為少見。900年來巍然屹立,每天游人上塔者不下數千人。登塔臨欄,錢塘江景色盡收眼底,有 “人立青冥最上層” 之感。
一塔表江清,觚棱夕照明。
盤旋看下界,絕頂見平生。
乍上微嫌黑,彌高轉不驚。
縱教吹落地,也有半年程。
[詩名] 登六和塔
[作者] 袁枚
[注釋] ●六和塔: 又名六合塔,在杭州市城南錢塘江邊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 (970年)吳越王錢俶為鎮江潮而建。曾毀于兵火。南宋、明、清有重建。今塔高約60米,八面七級,可登臨塔頂,為俯瞰江景的絕佳點。●表江清:意思是特出地聳立在江邊。●觚(gu)棱:指塔身不同方向的兩面接連的邊。●下界:佛教語。這里指地面景色。●見平生:意謂見平生所未曾見過的景致。●彌高:更高。●縱教二句:形容塔身極高,即使被大風吹落,掉到地下,也要半年的時程。這句是極度夸張的詩句,但李白既有“白發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之類的先例,此處也不覺驚詫。
六和塔
登到六和最上層,錢塘江畔嶺縱橫。
千年勝跡垂千古,百代游人盡百生。
木筏聯鋪津浪闊,鐵橋飛渡塹云平。
我來適見輪車過,俯聽晴空霹靂聲。
[詩名] 登六和塔
[作者] 郭沫若
[注釋] ●千年勝跡:六和塔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至詩人登塔時約為1000年。●百生:指百姓。原注:“古金文 ‘百姓’二字即作 ‘百生’”。●鐵橋: 指錢塘江大橋。
一塔沖天百丈高,十三層次矗岧峣。
滔滔激浪長虹臥,正有飛車過大橋。
身在云端視界寬,水天連處路漫漫。
他時月朗秋空凈,一看錢塘卷怒瀾。
[詩名] 登六和塔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長虹: 比喻錢塘江大橋。登塔憑眺,即在塔的左前方。
逼霄古塔惹云嬌,昏曙送迎百丈潮。
影放江橋重入畫,憑臨添得滿身豪。
[詩名] 杭州六和塔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百丈潮:指錢塘江潮。
上一篇:關于描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河故城遺址》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六尺巷》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