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甘肅省·崆峒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崆峒山,在甘肅省平涼縣城西30公里。涇河環繞,海拔2100米。傳說古時黃帝曾至此問道于廣成子。史籍載,黃帝涉涇水,登笄頭,以望崆峒。秦漢時崆峒山上有廟宇建筑。后南北朝、宋、元、明各代都有修建。除寺觀古跡外,山上有月石峽、羽仙峰、定心峰、千丈崖、插香臺、棋盤嶺、繡球峰、蓮花臺、歸云洞、黃龍泉、丹梯崖等名勝。林木茂盛,山色秀麗,風景優美。
崆峒一何高,崛起乾坤辟。
峻極倚杳冥,崢嶸亙今昔。
[詩名] 崆峒山
[作者] 游師雄
[注釋] ●乾坤辟:辟開乾坤、天地。●杳冥:高高的天空。●亙:連綿不斷。此處指時間延續的久遠。
漢帝西來駕六龍,遙臨祖厲駐游蹤。
未央石篆成蹊徑,長樂宮中想壯容。
威振四夷光禹甸,邊開諸郡拓堯封。
大明一統收沙漠,鼎定乾坤孰若濃?
[詩名] 懷古 (原序:漢武帝駕幸崆峒,西臨祖厲。后有人于石堆坪掘得瓦額篆文曰 “長樂”、“未央”,皆漢宮名。疑此處即行宮也,感懷賦此。)
[作者] 王賢,明代人,生平不詳。
[注釋] ●漢帝:指漢武帝。●六龍:天子車駕六馬,故稱六龍。●祖厲:祖厲河,源出甘肅會寧縣東南,入黃河。●未央石篆:指漢武帝西巡行宮遺址上發現的,上有“長樂”、“未央”篆文的瓦片。“長樂”、“未央”均為漢長安宮殿名。●蹊徑:小路。●四夷:古代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稱呼。●禹甸:中國大地。《詩·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維禹甸之”。后世即稱中國九州之地為“禹甸”。邊開諸郡:漢武帝在邊地設置許多郡。●拓堯封:帝堯時我國的疆土十二州,漢武帝時又開拓了一大片,故稱拓堯封。●鼎定句:意思是現在大明朝立國創業,又是一統天下,有誰能像這樣國土遼闊、國力雄厚呢?
欲訪飛仙閣,先臨問道宮。
亂云交密竹,斜日下危峰。
木落層樓出,天高一鳥通。
鼎湖龍去遠,巖壑自秋風。
[詩名] 崆峒
[作者] 陳講,字子學,明遂寧(今四川遂寧) 人。正德十六年 (1521年) 進士,曾任副都御史。
[注釋] ●飛仙閣: 崆峒山上的殿閣名稱
●問道宮:后人根據傳說,于黃帝問道處修的宮殿●木落句:是說當樹葉落下后,山上層層疊疊的樓閣就顯現出來了。●天高句:是說崆峒山峰,高聳入云,只有一條曲折鳥道,通往峰巔。●鼎湖:相傳,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即乘龍升天。后人便把黃帝乘龍升天之處叫 “鼎湖”。
西北崆峒山勢雄,千年境界尚鴻濛。
靈泉澗引昆侖滴,灝氣光含青海風。
欲捉白蟾飛樹杪,遍尋元鶴在云中。
荒涼棟宇聊停節,悵望當年問道宮。
[詩名] 登崆峒
[作者] 唐龍,字虞佐,明蘭溪(今浙江蘭溪縣) 人。正德三年((1508年) 進士,累官太仆卿、兵部尚書,曾總制三邊,又拜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注釋] ●鴻濛:指人世未開辟前的混沌狀態。●靈泉:傳軒轅皇帝向廣成子問道處,后人建問道宮。宮之南,有廣成泉,為廣成子洗丹處。靈泉指此。●灝氣:同浩氣,盛大之氣。●青海:指青海省境內的青海湖。●白蟾:指月亮。古代傳說月宮中有寶蟾,故稱。●樹杪:樹梢。●元鶴:大仙鶴。相傳,崆峒山的東臺絕壁下有一洞,叫元鶴洞,高5丈,深不可知。洞中居有玄鶴一對,丹頂,黑身,白腹,朱喙。為黃帝時物,數千年來曾在洞外出現過三次。●棟宇:指山上的帝觀、殿閣。●停節:停下休息。
昔我戍沙塞,題詩靈泉寺。
不意十年中,公然履福地。
如尋桃花源,絕境少人至。
又似蓬萊宮,神仙可立致。
古塔迥凌空,中臺巧位置。
東西南北臺,各自標靈異。
琳宮梵宇開,瑤草琪花悶。
松柏高摩云,群木如櫛比。
絕頂得攀躋,喘定神猶悸。
連日騁游目,窮險探奇秘。
[詩名] 游崆峒題 (全詩100句)
[作者] 安維峻,字曉峰,清甘肅秦安縣人。光緒六年 (1880年) 進士,官至福建道監察御史。中日甲午戰爭時,他憤恨權臣誤國,曾于14個月內上疏60余次,痛斥投降派李鴻章,聲震一時。后遣戍軍臺(新疆)效力。還鄉后,應聘主持纂寫《甘肅通志》。
[注釋] ●靈泉寺: 系崆峒山上一古寺。●履福地:到神仙所居之地。道家謂神仙所居有七十二福地,此指崆峒山。●古塔:崆峒山峰上的寶塔。●中臺:崆峒山有東、西、南、北、中五臺,中臺在中峰之上,隆然獨處,被其余四臺環抱。●琳宮:指道院。●梵宇: 指佛寺。●悶: 清幽。
斗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
隔斷塵寰云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拏霄漢來龍斗,石負苔衣挾獸奔。
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向武陵源。
[詩名] 崆峒
[作者] 譚嗣同
[注釋] ●斗星二句:崆峒山高入云霄的眾峰,遮住視線,好像把北斗星吞沒了;廣大的山河籠罩在一片戰爭氣氛中。斗星,北斗星。劍氣:指兵戎戰爭之氣,當時俄國、英國等都在侵占中國領土。●松孥二句:高峰上的老松,高入霄漢,松枝虬結,像有龍來山頂爭斗;各種怪石披上苔衣,如野獸互相追逐,喻指列強侵略中華古國,它們之間又互相爭奪。孥,同“拿”。●四望二句: 雖然四望滿山滿谷都是紅艷的桃花,可是現在國家多難,不應該再像秦人那樣隱居桃花源了。武陵源,即陶淵明 《桃花源記》 中的桃花源。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南省·岳麓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廣東省·崖門》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