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湖北省·蒲圻赤壁》古詩詞賞析大全
蒲圻赤壁(又叫嘉魚赤壁,古時屬嘉魚,今屬蒲圻),是三國時代孫劉聯(lián)軍與曹操大戰(zhàn)的遺址,在蒲圻縣西北36公里的長江南岸,隔江與烏林相望。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準備渡江并吞吳國,吳國大將周瑜率孫劉聯(lián)軍迎戰(zhàn),設計用火攻,大破曹操戰(zhàn)船,當時火光沖天,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紅,“赤壁”由此得名。此戰(zhàn)亦叫“赤壁大戰(zhàn)”,或“火燒赤壁”。烏林即當年曹軍戰(zhàn)船集泊之處。后世在這古戰(zhàn)場地區(qū)不斷發(fā)掘出箭簇、斷槍等兵器。此處有赤壁、南屏、金鸞三山,起伏毗連,蒼翠如繪,附近有摩崖石刻、拜風臺、翼江亭等文物和建筑,幽深誘人。赤壁山西南部臨江,磯頭高百丈,大江洶涌,直撲山壁,尤其在漲水時,激浪飛濺,濤聲如雷,氣勢磅礴。磯頭石壁上鐫刻 “赤壁”二字,筆力雄健,遒勁蒼古,傳為周瑜所書。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zhí)煺赵坪#荑び诖似撇芄?br>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余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詩名] 赤壁歌送別
[作者] 李白,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通過赤壁送別,表現(xiàn)出對參預這種戰(zhàn)斗的神往。
[注釋] ●二龍:喻指曹操與孫權。●赤壁樓船:指曹操的水軍所乘華麗的戰(zhàn)船。●鯨鯢:江海中的大魚,這里比喻當時兩軍的將帥們。●唐突:亂闖、沖突、戰(zhàn)斗。●故人: 指作者自己。
新破荊州得水軍,鼓行夏口氣如云。
千艘已共長江險,百勝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強要一斗,君臣已定勢三分。
古來伐國須觀釁,忽突成功所未聞。
[詩名] 赤壁懷古
[作者] 蘇轍
[注釋] ●新破句:指曹操趁荊州劉表病故,攻打荊州,劉表之子降曹操,劉表統(tǒng)率的強大的水軍盡降曹操。●鼓行句:曹操既得荊州水軍,擊鼓順江而下,直指夏口(今武昌),氣勢如天上的飛云。●百勝句: 曹操在江北連連獲勝,哪知將在赤壁被周瑜火攻燒得一敗涂地。●觜距二句:說曹操因暫時得勢,軍事實力剛增強一點,就要與孫權決斗。事實上天下三分的局勢已經(jīng)定下了。觜距,是公雞身上的利器,用以攻擊對方。●觀釁:釁: 間隙,縫隙。《左傳·宣公十二年》:“會聞用師,觀釁而動。”是說進攻敵國,必須觀察敵方有可乘之隙,方可進軍。詩指曹操自恃兵多勢眾,犯有輕敵的錯誤,不看對方有無可乘之隙,胡亂進兵攻伐,以至遭到慘敗。
蒲圻赤壁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年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烈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詞名] 滿江紅·赤壁懷古 (選上闋)
[作者] 戴復古
[注釋] ●區(qū)宇:疆土境域。●貔:傳說中的一種猛獸,似熊,天神中武將的坐騎。●千艘句:形容周瑜火攻之勢。●曹瞞:曹操,小字瞞,故稱阿瞞,或曹瞞。
赤壁危磯幾度過,沙頭江上郁嵯峨。
今人誤信黃州是,猶賴 《水經(jīng)》 能正訛。
[詩名] 赤壁
[作者] 李壁,字季章,號雁湖居士,眉州 (今四川眉山) 人,南宋詩人,官至參知政事(宰相)、端明殿學士。
[注釋] ●危磯:高高的赤壁磯。●郁嵯峨:山勢蔥郁高峻的樣子。●《水經(jīng)》:“我國第一部記述河道水系的專著,約成于漢魏時期。此處系指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書中指明三國赤壁之戰(zhàn)不在黃州。
馬蹄一蹴荊門空,鼓聲怒與江流東。
曹瞞老去不解事,誤認孫郎作阿琮。
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咤生云風。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幟北卷天為紅。
至今畫圖見赤壁,仿佛燒虜留余蹤。
[詩名] 赤壁圖 (全詩18句)
[作者] 元好問
[注釋] ●孫郎:孫權,統(tǒng)治吳國時,不過20歲。●阿琮:劉表的兒子,他在劉表死后即投降曹操。●孫郎二句:嘲笑曹操老來糊涂(不解事),輕視孫權,認為大軍一到,孫權就會投降稱臣。哪知孫權是三國英雄人物中的“矯矯”者,是叱咤風云的英雄。
西夏口,東武昌,赤壁峭絕當中央。奸雄將軍氣蓋世,敗卒零落慚周郎。……噫吁嚱!曹公氣勢,蘇子文章,人物銷鑠,塵跡荒涼,惟有江水,千古萬古空流長。
[詞名] 赤壁歌 (選句)
[作者]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稱正學先生。浙江寧海人,明惠帝時曾任侍講學士,燕王(明成祖朱棣)兵入南京,他拒絕為燕王起草登位詔書,被殺。
[注釋] ●奸雄、曹公:皆指曹操。●噫吁嚱: 感嘆詞,嘆息聲。●蘇子:蘇軾。●銷鑠:熔化,消亡。
水軍南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
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底已無吳。
兵銷巨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
[詩名] 赤壁
[作者] 杜庠,明永樂年間詩人,生平事跡不詳。
[注釋] ●雄圖:雄心勃勃的企圖。●隘舳艫:隘,狹窄、隔絕、阻塞的意思。舳艫,為船頭與船尾,古時舟船前后銜接為舳艫,說明船很多。《漢書·武帝紀》:“舳艫千里”。這句話的意思是:曹操所率水軍眾多,千里長江都被堵塞。●諸葛句:當時劉備事業(yè)尚未穩(wěn)定,諸葛亮雖足智多謀,一心想助劉備振興漢室,但也不得不與吳國搞聯(lián)合,借助孫權兵力。●曹瞞句:曹操得荊州后,根本不把孫權放在眼里,給孫權下的戰(zhàn)表,全是恐嚇與嘲笑之詞,故說他 “眼底已無吳。”
潼潼水勢響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
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紅。
[詩名] 赤壁懷古
[作者] 秋瑾
[注釋] ●潼潼:形容水勢洶涌澎湃。●怪道:怪不得,難怪。●儂:我,古文中第一人稱代詞,尤用于女子自稱。
危崖百仞立山雄,曾是吳軍藉火攻。
兩岸逶迤連帳幕,一江洶涌列艨艟。
營中奇策憑黃蓋,天上東風仗臥龍。
千載興亡誰作證,惟留峭壁尚殷紅。
[詩名] 蒲圻赤壁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奇營憑黃蓋:指赤壁之戰(zhàn)中,吳軍老將黃蓋向周瑜獻詐降之計,使火攻得以成功的事。至于黃蓋的苦肉計,恐系《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藝術虛構。●東風仗臥龍:言當時東風大起,是依仗諸葛亮借東風而使火攻得以成功。此系《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
攔江突兀一山橫,客至憑欄四望平。
果是荊南形勝地,英雄常愛此鏖兵。
東風催送矢紛紛,千舸連環(huán)一炬焚。
短命周郎應有限,曹瞞兔脫走烏林。
翼江亭遙白云飄,下瞰奔輪卷怒濤。
昔日煙塵隨浪盡,風流人物正乘潮。
[詩名] 蒲圻赤壁感懷 (四首選三)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烏林:地名,在今嘉魚縣西北長江北岸,屬今洪湖市。傳說當年曹操兵敗后從烏林撤軍北返。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荊州古城》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山東省·蓬萊閣》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