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顧炎武《澳門六首錄二》詠[香港、澳門]·澳門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顧炎武
廣州諸舶口①,最是澳門雄。
外國頻挑釁, 西洋久伏戎②。
兵愁蠻器巧③,食望鬼方空④。
時掖教無事⑤,前山一將功。
南北雙環內, 諸番盡住樓⑥。
薔薇蠻婦手, 茉莉漢人頭⑦。
香火歸天主⑧,錢刀在女流⑨。
筑城形勢固, 全澳有余憂。
【題解】
澳門在珠江口西南,面臨南海,港灣便于船只停泊。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借口攤曬被水漬的貨物,強行上岸租借,鴉片戰爭后不斷擴大租借范圍。1887年即強行占去。中國政府即將于1999年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此詩作于清初,寫當時在澳門的所見所感,表達了對殖民主義分子覬覦澳門的深切憂慮。
【作者】
顧炎武,清初詩人,生平見前山西《龍門》詩。
【注釋】
①舶口:猶港口,此指海港。②伏戎:埋伏軍隊,指暗中準備用武力侵占。③蠻器:指西洋人的武器。④鬼方:殷周時西北方部族名。空:指國力空虛。⑤時掖:指當時的清政府。古時中央政權的門下、中書省分別稱為左掖、右掖,亦稱“掖省”。⑥番:對西洋人的稱呼。⑦“薔薇”兩句寫外國婦女與中國婦女的不同裝飾打扮。⑧此句寫天主教堂。⑨錢刀:指錢。中國古代有刀幣,故以其代指錢。
上一篇:(清)黃遵憲《到香港》詠香港、澳門香港詩詞
下一篇:(清)丘逢甲《澳門雜詩二首》詠香港、澳門澳門詩詞